第145章 朝堂风波(二)

“您在汴城如此行事,究竟是将我大齐律法置于何地?还是说,您在暗中培植私人势力,欲图不轨,其心可诛!”

最后八个字,说得是声色俱厉,掷地有声。

整个大殿,瞬间雅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谢宁的身上。

这顶帽子,扣得实在太大了。勾结江湖势力,无视律法,培植私党,图谋不轨。

任何一条,都是足以让朝廷重臣万劫不复的大罪。

贤王一系的残余党羽,眼中闪烁着幸灾乐祸的光芒。

而宇文太极,依旧是那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闻太尉气得胡子都在发抖,正要出言驳斥,却被谢宁一个眼神制止了。

只见谢宁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孙敬,嘴角甚至还勾起了一抹淡淡的,近乎嘲讽的笑意。

“孙大人。”

“本官在。”

“敢问孙大人,汴城水患,死了多少百姓?”

孙敬一愣,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支吾道:“这......据户部统计,恐有数万之众。”

“那因瘟疫而死的,又有多少?”

“亦......亦有数千。”

“那么,请问孙大人,造成这数万生灵涂炭的罪魁祸首,该不该杀?”

谢宁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多了一丝冷意。

“自然......该杀。”孙敬硬着头皮道。

“好。”

谢宁点了点头。

“那我再问你,当本官抵达汴城时,官府瘫痪,灾民遍地,瘟疫横行,叛党手握私军,暗中投毒,欲置全城百姓于死地。”

“此等危急存亡之秋,孙大人,你倒是教教我,我该如何遵循你口中的法度?”

“是应该先写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奏疏送回京城,请求陛下批准,再等三司衙门派出人手,前往汴城,慢条斯理地搜集证据,开堂审理。”

“莫不是,真要等个一年半载,再将那罪魁祸首明正典刑?到那个时候,只怕整个汴城,早已变成了一座尸骨累累的鬼城!”

“至于你说的那些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