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谋冢欧阳少羽

第27章 京华暗涌(第2页)


 与此同时,武王府。


 雕梁画栋的演武厅内,武王李承泽一身劲装,正将一杆丈八长枪舞得泼水不进,虎虎生风。听闻心腹禀报镇北侯移镇河西的消息,他手中长枪猛地一收,带起尖锐的破空声,枪尖稳稳点地。


 “呵!” 武王冷笑一声,英武的脸上掠过一丝桀骜,“林修闲这黄口小儿,倒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不过,让他去西北吃沙子,倒也不错,看来父皇是真被那群党项蛮子惹恼了。” 他随手将长枪扔给侍从,接过汗巾擦拭额角,“也好,林修闲走了,北边…盯着点,看看谁有机会去沾沾手气。” 他眼中闪烁着对军权的渴望,西夏的威胁,在他眼中更像是一次权力洗牌的机会。


 太子与武王,如同盘踞于帝国中枢的两头猛兽,隔着无形的界限,互相警惕,互相试探。太子稳坐东宫,借势布局,掌控钱粮命脉;武王锋芒毕露,觊觎兵权,寻求战场功勋。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或于朝堂政见相左,或于官员任免暗中角力,或在军资调配、工程营造等实务上寸土不让。然而,这一切都控制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下,双方都默契地没有触碰父皇的底线,没有将斗争扩大到你死我活、动摇国本的地步。这种危险的平衡,恰恰是龙椅上的皇帝所默许甚至乐见的。帝王心术,制衡之道,尽在其中。两个最有实力的儿子互相牵制,他的皇权才能稳如泰山。


 四皇子府,僻静的书斋。


 与东宫、武王府的暗流汹涌不同,此处弥漫着一种清冷而略显孤寂的书卷气。四皇子李信独自坐在窗边,眉头紧锁,面前摊开的是一份关于京畿附近几个皇庄收成锐减、庄户怨声载道的密报。问题看似不大,却牵扯到几个背景复杂的皇亲国戚和勋贵,如同盘根错节的藤蔓,让他这个素来低调、手中无甚实权的皇子感到棘手万分。如何查?查到什么程度?会不会打草惊蛇,反惹一身腥?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窗外的月色清冷。李信烦躁地揉了揉眉心,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书案一角——那里压着一张纸条,字迹清瘦有力,是穆之离京前留给他的:“若遇疑难,可寻楚墨渊。此人虽隐,心藏锦绣,或可为殿下解惑。切记,以诚相待,勿以皇子之尊压人。”


 楚墨渊…那个在穆之口中评价极高、年轻的御林军将军,掌管着整个京城的军防,一个深得父皇信任、堪称帝国中兴砥柱的人物。


 李信犹豫了许久。穆之离京后,他暗中留意过此人。楚墨渊行事低调,作风沉稳,虽手握重兵,却从不参与皇子间的倾轧,深居简出,仿佛只专注于职守。去找他,有用吗?对方手握京畿防务大权,位高权重,会理会自己这个无权皇子的琐事吗?会不会显得自己太过冒昧甚至无能?但眼前这皇庄的烂摊子,如同一团乱麻,他独自一人实在理不清头绪。


 最终,求索之心压过了顾虑。李信换了一身素净的常服,只带了一个机灵且口风极紧的小内侍,趁着夜色,悄然出府。他没有去楚墨渊可能当值的御林军衙署或宫禁重地,而是按照穆之留下的模糊指引,来到了城西一片相对清静的官邸区域。几番确认,他在一座门庭并不显赫、但门前石狮肃立、守卫目光锐利的府邸前停下。门楣上悬着一块朴素的匾额:“楚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