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雪隐刀三(第2页)
慕婉儿分析 - 拨开迷雾:
验尸完毕,慕婉儿脱下手套,动作优雅地在一旁的铜盆中净手,用洁白的棉布擦干。她转向穆之和东野轩,灯光勾勒出她沉静的侧影。她的声音清晰、冷静,如同山涧清泉,在阴冷的停尸房里流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理性力量:
“师兄,阿轩,验看完毕,有几处关键发现,请二位斟酌。”
“其一,伤口,凶器与手法。”她指向那惨白的咽喉,指尖在虚空中精确地描绘着伤口的轮廓,“此伤绝非寻常刀剑所为。伤口细如毫发,边缘整齐如神兵切割,深及要害,一击毙命。更关键者,伤口边缘组织异常硬化,伴有轻微焦脆感,显系瞬间高温灼伤所致。且小女子在伤口深处,嗅得一丝极其微弱之‘苦杏仁’气息。”她顿了顿,语气加重,“此等特征,绝非寻常钢刀所能造成,更非一个酩酊大醉、步履蹒跚之人手抖之下所能留下!凶手出手,快如电闪,准如毫厘,狠辣决绝,稳若磐石。需极冷静之心神,对身体力量、角度、时机有绝对的掌控力。以轩辕三光当时烂醉如泥、神志昏聩之状态,绝无半分可能做到如此精妙一击!此其一悖。”
“其二,指甲缝残留物。”她轻轻托起那盛放着靛蓝丝线和无色晶体的白瓷碟,如同展示稀世珍宝。“靛蓝丝线,与死者手中紧握之绸布碎片,质地、光泽、捻度完全一致,确系同源无疑。此线残留于死者指甲缝深处,显系搏斗或抓挠凶犯衣物时嵌入。此指向凶手身着靛蓝色丝绸衣物,且与死者有极近距离接触。”她目光转向那些无色晶体,“至于此物,小女子初步辨识,应为硝石(硝酸钾)粉末。硝石性极寒,遇水则吸热凝冰,常用于制冰、保存需低温之物,或…配制某些特殊药剂、火药。”
“其三,死者神情。”慕婉儿目光再次落回金不换那惊骇错愕的脸上,“那份凝固于死前瞬间的‘意外’之色,强烈而真实。此非面对已知仇敌、预料中威胁时应有的反应。更像是在猝不及防之下,遭遇了完全出乎其意料之人或事。”
她微微停顿,目光在穆之沉静的脸庞和东野轩骤然变得凝重的面容上扫过,总结道:
“综上,凶手当具备以下特征:”
“一、衣着华贵:身着靛蓝色上等丝绸衣物(丝线残留为证);”
“二、持有奇兵:拥有或能制作某种极其特殊之凶器——此凶器需具备:薄如蝉翼、锋利异常(伤口形态)、可能需低温保存以维持特性(硝石粉末指向此环境)、淬有某种遇血或体温会瞬间激发高温灼烧并释放苦杏仁气味毒素(疑为剧毒‘红雪’或类似奇毒)之特性;”
“三、心狠手辣:心思缜密,出手冷静狠辣,时机把握精准,绝非醉汉莽夫所能为。”
“轩辕三光…”慕婉儿轻轻摇头,语气带着医者的客观与笃定,“恐非真凶。至少,绝非造成此致命伤口的直接行凶者。其状态与伤口特征、遗留物证皆相悖逆。”
慕婉儿的分析条理分明,证据链环环相扣,逻辑严谨如精密的齿轮啮合。她的话语如同在浑浊粘稠的泥潭中投入了一块巨大的明矾,瞬间让东野轩心头剧震!之前几乎板上钉钉的推论被这冷静而锋利的分析撕开了一道巨大的裂口。是啊,一个醉得如同烂泥、连站都站不稳的人,如何能精准地完成那如同外科手术般的一击?那诡异的灼痕和致命的苦杏仁毒味又从何而来?靛蓝丝绸、硝石粉末、需低温保存的特殊凶器……这些指向了一个截然不同、更加隐蔽、更加危险、也更加狡猾的影子!
轩辕三光的刀 - 破铜烂铁的真相:
东野轩脸色铁青,立刻对守在门外的衙役低喝:“速去证物房,将轩辕三光那把旧刀取来!”
片刻后,刀被呈上。依旧是那副令人作呕的模样:刀鞘裹满了厚厚的、黑亮粘稠的油泥,散发着混合了汗臭、劣酒和食物腐败的刺鼻气味,仿佛刚从某个污秽不堪的角落刨出来。东野轩屏住呼吸,强忍着不适,一手紧握刀鞘,另一手用力握住同样被油垢包裹的刀柄,猛地向外一拔!
预想中的寒光并未出现。只有一片令人失望的、黯淡无光的沉黑。刀身布满斑驳的红褐色锈迹和凝固的、不知积累了多少年的污垢,有些地方甚至沾着早已干涸发硬的、疑似食物残渣的黑色结块。刃口虽然大致完整,但肉眼可见的钝拙,边缘甚至有些卷曲崩口。别说精准地割开那细如发丝的致命伤口,用它来切一块稍微坚韧些的肉恐怕都显得无比费力!东野轩伸出指腹,避开锈迹,小心翼翼地刮过刀身中段相对“干净”的区域,触手是极其粗糙的磨砂感,毫无任何名刀应有的锋芒内敛或寒铁气息。刀柄更是被一层厚厚的、粘腻发黑的油垢完全包裹,别说提取任何指纹,连刀柄原本是木是骨、是何形状都难以分辨!这把刀,除了尺寸和形状勉强能与伤口对得上,其实际的物理状态(锈蚀、钝拙、污秽)与造成那干净利落、带有高温灼痕和剧毒特征的凶器要求,简直是云泥之别!它根本就是一件被彻底遗忘、从未被保养、甚至被主人刻意糟蹋过的、连破铜烂铁都不如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