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气候

深冬的沪市飘起细碎冰粒,杨垚灵站在\"织网\"总部顶层的全息展厅里,凝视着悬浮在空中的文化基因图谱。那些由全球非遗数据编织成的光点,此刻正以惊人的速度裂变生长,突然,警报声刺破宁静——非洲板块的光点群剧烈闪烁,随即大片熄灭。

 

\"尼日利亚约鲁巴族的口述史诗数据遭到系统性删除!\"林叙白的声音带着颤抖,调出的监控画面显示,数百个匿名账号同时发起删除指令,\"他们用了十二种不同的加密协议,就像...\"

 

\"就像有备而来的文化掠夺。\"杨垚灵握紧拳头。最近半年,平台频繁遭遇针对小众文化的攻击,从太平洋岛国的海洋祭祀仪式,到南美洲原住民的星象历法,这些濒临失传的文化瑰宝正成为黑客觊觎的目标。

 

外婆的视频通话适时接入,老人身后是乡村分社重新布置的\"文化档案馆\"。\"垚灵,寨子里的老人们想起件事。\"外婆举起一卷泛黄的羊皮书,\"以前遇到灾年,我们会把最重要的东西分散藏在不同地方。\"

 

这句话点醒了众人。技术团队连夜开发\"文化蒲公英\"计划:将濒危文化数据拆解成量子碎片,通过全球非遗传承人的智能设备进行分布式存储。每个传承人都成为移动的文化基站,当印度的纱丽织工打开手机时,可能正保存着南美洲萨满教的祝祷词;中国的皮影戏艺人在表演时,随身设备里或许藏着北欧维京时代的航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