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雪路语(第3页)

 

大师兄的剑尖在离老汉咽喉寸许处停住。他望着那张熟悉的脸,想起在青石镇吃的那碗阳春面,热气模糊了眼镜片的温暖。玄甲被锄头砸中的闷响里,他突然开口,声音在风雪中格外清晰:“老汉,你还记得给我加的那勺猪油吗?你说练武的娃子要多吃油才有力气。”

 

面摊老汉的动作突然顿住,瞳孔里的暗紫色褪去少许。他举着擀面杖的手微微颤抖,嘴里喃喃着:“猪油…… 练武……”

 

“还有你家的醋是用青梅泡的。” 大师兄继续说道,声音里带着刻意放柔的沙哑,“酸中带甜,和二师姐泡的梅子酒一个味道。”

 

二师姐立刻接话,声音清脆如银铃:“你还说要讨我的酒方,给老伴儿治咳嗽。记得吗?就在城隍庙的香案边,你偷偷塞给我两个刚煮好的鸡蛋。”

 

金光顺着他们的话语蔓延,百姓们的动作越来越慢。三师弟趴在林澈肩头,用尽力气哼起草药口诀,那些熟悉的调子像钥匙,正在一点点打开被锁住的记忆。

 

面摊老汉的擀面杖当啷落地,他捂着脑袋蹲下身,痛苦地呻吟:“我的锅…… 我的老伴儿还在等我回去煮面……”

 

随着他的清醒,周围的百姓也纷纷恢复神智。他们茫然地看着彼此,雪地里的火光映出他们脸上的泪痕,与冰窟里那些解脱的笑容渐渐重合。

 

“谢谢你们。” 老汉握住大师兄的手,他的掌心粗糙如砂纸,却带着灶台的余温,“刚才像做了场噩梦,总觉得有声音在催我杀人,说只有这样才能保住青石镇。”

 

大师兄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拍了拍老汉的肩膀。林澈注意到他的左手小指又开始轻微抽搐,想来是刚才紧绷的神经放松后的反应。

 

当风雪渐停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百姓们在雪地里生起篝火,面摊老汉从背篓里拿出铁锅,竟真的煮起了阳春面。香气在晨光中弥漫,混着雪的清冽,格外诱人。

 

“大师兄,你的手又抽了。” 三师弟的声音里带着担忧,他用没受伤的手去捂大师兄的小指,“是不是刚才冻着了?”

 

“没事。” 大师兄抽回手,假装整理玄甲碎片,“老毛病了,暖和过来就好。”

 

二师姐端着两碗面走过来,递给他的那碗特意多加了个蛋:“快吃吧,面摊老汉说你刚才挡锄头时,后背的玄甲又裂了,得多补补。”

 

大师兄接过碗的手有些不稳,热汤晃出几滴,落在玄甲的裂痕上,竟冒出细小的白烟。他低头吃面的动作很快,却没忘了把蛋夹给三师弟,自己只吃面汤里的葱花。

 

林澈望着他的侧脸,晨光在玄甲碎片上流动,像极了小时候在师门看到的溪流。他突然明白,大师兄的沉默从不是冷漠,而是把所有的温柔都藏在了行动里,像这碗阳春面,热汤里的关怀比言语更暖。

 

“前面就是官道了。” 面摊老汉收拾着铁锅,他的声音里带着不舍,“过了官道,我们就该分路了。”

 

大师兄突然站起身,将兵符从怀里掏出来,塞进老汉手里:“这个你拿着,比我们带在身上安全。等我们回师门报了信,就来接你。”

 

老汉的手颤抖着接过兵符,掌心的温度让符号泛出金光:“你们放心,我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会看好它。”

 

告别时,三师弟把大师兄的披风留给了老汉。他望着渐行渐远的背影,突然想起什么,对着风雪喊道:“老汉,你的猪油放少了点才好吃!”

 

大师兄的脚步顿了顿,嘴角扬起个极浅的弧度。这个细微的表情让林澈心头一暖,就像冰封的河面终于裂开条缝,露出底下流淌的春水。

 

官道的积雪渐渐变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在雪地上织成金色的网。二师姐哼起了师门的小调,三师弟跟着打拍子,大师兄的玄甲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剑穗上的红绳随风飘动,缠上了片不知何时沾上的桃花瓣。

 

“师父应该在师门等我们了。” 林澈望着前方的路,青钢剑上的齿轮轻轻转动,“他还有很多事要告诉我们。”

 

大师兄的脚步加快了些,玄甲的碎片在身后一路掉落,像在为后来人标记着回家的路。林澈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师门等着他们,但此刻听着身边的笑语,感受着阳光的温度,他突然觉得,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雪,只要他们四个还在一起,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就像大师兄总说的:“只要人齐,再冷的冰窖也能焐热。”

 

下一章可以写他们回到师门后,与师父的对话中揭开更多秘密,主角团之间也会有更多关于过往和未来的交流,让故事更丰满。你是否想继续这个方向,或者有什么新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