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枯木逢春(下)
打谷场上,死寂被一种混杂着难以置信和剧烈心跳的嗡嗡声所取代。两千七百华元! 对于这些连明天饭食都无着落的村民来说,这笔钱无异于天文数字,是足以救命的甘霖!
他们紧攥着刚刚由“磐石”修士以一种奇妙而精准的方式分发到手的崭新纸币,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反复摩挲着那带着油墨清香的纸张,仿佛要确认这不是一场梦。
老王头小心翼翼地将那厚厚一叠华元叠好,塞进贴身的破旧夹袄最深处,浑浊的老眼中第一次泛起了混杂着激动和茫然的光泽。
他这辈子,别说没见过这么多钱,连想都不敢想!而且是“官府”白给的!
这彻底颠覆了他数十年来形成的认知——官府不刮地三尺就算仁慈了,哪有倒贴钱粮的道理?
翠莲则早已泪流满面,她紧紧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但肩膀却在剧烈地耸动。两千七百华元……狗蛋不仅有饭吃了,还能穿上暖和的新棉袄,甚至……她自己也能换件像样的衣服了……这突如其来的希望,几乎让她晕眩。
就在村民们还沉浸在这份意外之喜带来的巨大冲击中时,“磐石”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第五条: 西凉占据期间,凡拿起武器,或以其他方式,实际抵抗西凉暴政者,无论成败,无论组织或个人,皆为安平县承认之义士。按安平县乙等战兵标准,一次性补发十年军饷,并记录功绩,优先享有安平县各项福利政策。”
话音刚落,人群中,拄着木棍的张铁柱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住“磐石”,呼吸瞬间变得粗重。
十年饷银!乙等战兵!义士!记录功绩!…
这些词语,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当初,他们几个不甘受辱的汉子,凭着一腔血勇,拿着猎叉、柴刀就冲向了西凉兵。他们失败了,死伤惨重,活下来的人,像他一样,成了残废,被同村人视为不自量力的傻子,甚至带来灾祸的根源。
他们从未得到过任何承认,只有伤痛、贫困和无尽的悔恨与不甘。西凉人视他们为匪,之前的官府也从未理会过他们这些草莽的“小打小闹”。
现在,这个自称武神宫的“仙长”,却说他们是“义士”?还要补发十年饷银?还要记录功绩?这……这怎么可能?
张铁柱的心中,瞬间翻腾起惊涛骇浪。有被承认的激动,有对过往牺牲的追忆,有对战友逝去的悲恸,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荒谬感和深深的怀疑。
凭什么?
他们凭什么承认我们?
他们图什么?
这世道,哪有这样的好事?难道是……新的圈套?想收买人心?
他看到“磐石”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那目光平静无波,却仿佛能洞穿他内心的所有想法。
“张铁柱,”磐石缓缓开口,直接点出了他的名字,这让张铁柱浑身一震,“你与王二狗、李石头等七人,于去年秋,伏击西凉押粮队于村东山口,毙敌三人,伤五人,缴获劣质铁刀六把,草料半车。后遭报复,小队覆灭,王二狗、李石头等六人战死,唯你重伤幸存。此功,安平县记下了。”
磐石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他不仅说出了战斗结果,连缴获的细节都一清二楚!看向张铁柱的眼神彻底变了。
原本的怜悯、疏远,甚至一丝埋怨,此刻变成了震惊、敬佩,甚至一丝愧疚。原来铁柱他们不是白白送死,他们真的杀了西凉兵!
张铁柱更是如遭雷击!他从未对任何人详细说过那次伏击的细节,尤其是缴获那点不值钱的东西!这个青袍人……他怎么会知道得如此清楚?难道真是……神仙?或者说,安平县的情报能力,已经到了如此恐怖的地步?
“磐石”没有给他太多思考的时间,手一挥,一箱装有厚厚的华元纸币,以及一枚闪烁着淡淡青光的、刻有“安平义士”字样和盾剑徽记的金属徽章,凭空出现在张铁柱面前,缓缓飘落。
“此乃十年乙等战兵饷银,此乃‘安平义士’勋章,凭此章,日后在安平县治下,你及家人可享诸多优待。”
二百万华元!
这个数字让所有村民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加上之前的补偿金和保障金,这笔钱,别说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就算在县城里买座小院子都绰绰有余了!
张铁柱看着那悬浮的钱币和勋章,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他那条残废的腿,似乎也不那么疼了。
一股无法形容的热流从心底涌起,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怀疑、怨恨和麻木。他猛地用那根粗木棍支撑住身体,另一只手颤抖着,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郑重地接过箱子和那枚勋章。
当他的指尖触碰到冰凉的金属勋章时,积压多年的屈辱、不甘、痛苦,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化作两行滚烫的热泪,从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汹涌而下。
他没有哭出声,只是死死咬着牙,将勋章紧紧攥在手心,仿佛攥住了失去已久的尊严和新生。他第一次觉得,当初的选择,没有错!他的兄弟们,没有白死!
人群中,另外几个曾经参与过零星抵抗,比如破坏过西凉军马桩、偷偷给过往义军送过粮、甚至只是公开咒骂过西凉统治者而被鞭打过的村民,也陆续被“磐石”点名,根据情节轻重,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一些华元补偿和口头表彰。
虽然数额远不及张铁柱,但那份来自新统治者的正式认可,其意义远超金钱本身。
枯木村的死水,被彻底搅动了。怀疑的坚冰正在融化,一种名为“信任”和“归属”的情感,开始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这个安平县,这个武神宫,似乎真的和以前的所有统治者,都不一样!
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和最迫切的生存需求后,“磐石”立刻着手进行下一步——让华元真正流通起来,将它的价值牢牢锚定在生存必需品上。
短暂的犹豫和观望之后,终于有人按捺不住。是翠莲。她紧紧攥着那两千七百华元,第一个冲到那堆积如山的物资前,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仙……仙长,我……我买五十斤精米,十斤白面,五斤盐,两罐油,再……再扯十尺棉布!”她几乎是报出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急需品。
负责看管物资的是两名刚刚快速搭建起简易棚屋和柜台的低阶武神宫弟子。他们面无表情,但动作麻利,使用着一种奇特的、能自动显示重量和价格的金属秤,称重、取货、计算总价、收钱、找零,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