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洞彻地心(第2页)

 

灵犀,这位无所不在的总工程师,实时监控、动态调整所有参数,追求极致的回收率与纯度。先进工艺被广泛应用:

 

真空感应熔炼与精炼: 生产超纯净金属与特种合金。

 

等离子体冶金: 处理难熔金属,制备特殊合金。

 

湿法冶金与生物冶金: 高选择性提取低品位矿中的贵重元素。

 

区域熔炼与单晶生长: 制造半导体材料等所需的高纯度完美晶体。

 

从流水线终端出来的,是闪耀着不同光泽的金属锭、高纯度粉末、晶莹剔透的晶体材料,以及各种定制化初级合金。

 

其纯度往往达到甚至超越旧时代实验室级别。

 

地火熔炉的杰作,并未在黑暗中久留。它们通过连接地底与地表的“升龙之道”——同样由灵犀系统精心编织的、隐秘而高效的物流网络,将地下财富转化为地上繁荣。

 

巨大的自动化垂直运输平台,在经过特殊加固、设有能量护盾的竖井中无声升降,将成吨物资送往巧妙伪装的地表或浅层出口。

 

平行的地下水平运输网络中,自动导航运输车沿着隧道或管道,将物资精准投放到各工厂、工地、或战略储备仓库的地下接收点。

 

于是,地表上演着建设的狂潮:

 

拔地而起的高楼骨架采用特种高强钢与轻质合金,预制构件工厂与地下网络无缝对接,建设速度惊人。

 

宽阔道路下埋设着高纯度铜铝甚至超导材料构成的能源与信息传输网络(无线传电技术已普及)。桥梁隧道采用耐腐蚀高强度特种材料。

 

新建工厂本身得益于优质建材,内部的精密设备、自动化生产线、乃至机器人自身的制造,都大量采用了地下工厂定制化生产的特种合金、复合材料、高纯度化学品。

 

灵犀系统精确调配每一批物资的流向与时机,实现近乎完美的“即时生产、按需配送”。


资源如同被驯服的洪流,精准、高效、悄无声息地灌溉着西北这片复苏的土地。

 

灵犀不仅满足当前需求,还会根据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如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技术升级可能需要的新材料等,进行战略性资源的储备。

 

同时,它会持续进行更深远的地质勘探规划,确保安平未来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资源供应安全。

 

西北大地的居民们,惊叹于家园重建的速度,欣喜于生活的飞速改善,感激武神宫带来的“奇迹”。

 

他们看到高楼、工厂、便捷的生活,以及街道上、工厂里日益增多的自动化设备。

 

但他们脚下深处那庞大的、不眠不休的工业体系——从洞彻地心的“灵犀之眼”,到辛勤挖掘的“地龙”,再到点石成金的“地火熔炉”,最终通过“升龙之道”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地表的一切。

 

这个支撑起所有可见“奇迹”的真正基石,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仍是一个深藏的秘密。

 

这四环紧密相扣,共同构成了顾承安手中那张王牌的完整图谱:

 

一个由灵犀系统驱动的、自给自足、高度发达、且几乎完全隐藏于世人目光之外的地下工业帝国。

 

这个隐藏在地下的自动采矿网络,是安平县崛起的“黑色科技”基石。

 

它由灵犀系统这颗“智慧大脑”精确控制,通过无数“地龙”机器人辛勤劳作,以远超时代的效率源源不断地汲取着大地的馈赠,为顾承安在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强大、繁荣的新秩序,提供了最根本的物质保障。

 

它是安平真正的“工业心脏”和“战略血脉”。,

 

安平县指挥中心内,光屏闪烁,数据流淌。顾承安坐在主位上,听取着各方面的汇报。

 

一名负责情报整合与分析的主管上前一步,恭敬地报告:“门主,武神宫派出的修士已基本完成对长城以内光复区域自下而上的初步社会结构梳理与潜力评估。各项基础设施重建按计划推进,资源转化效率持续提升。但根据我们整合的多方数据,目前最大的瓶颈,依然是人口。”

 

屏幕上适时跳出几张对比图表。主管解说道:“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历来如此。许多县域的总人口,甚至不及中原腹地一个大镇。像中原那种动辄数十万、数百万人口的大型城市,在西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

 

他顿了顿,语气沉重了几分,“长城以内虽已光复,但西凉持续多年的劫掠与破坏,使得本就稀少的人口基数更是雪上加霜,许多地方已是千里无人烟。”

 

立刻有人在旁建议:“是否可以效仿旧时代的做法,设立生育鼓励机制,重奖生育家庭?只要政策到位,假以时日,人口自然会慢慢恢复。”

 

顾承安眉头微皱,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打断了建议者的话。

 

顾承安冷声道:“靠奖励催生,速度太慢,变数太多,等不起!我们要的是指数级的增长,是可控的人口洪流!”

 

他心中早已有了更激进、更高效的方案。他看向屏幕上一个被标记为最高机密的计划——“人口管理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并非鼓励自然生育,而是……工业化的人口生产。其载体,便是“体外育婴仓”。

 

命令早已下达,由灵犀系统精密规划,在安平县地底深处,第一个千万级超大型体外育婴中心——代号“火种”——已经秘密建成并开始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