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刀锋上的抉择(第3页)

 

如何利用这些力量壮大部落,同时又不被安平彻底控制,避免成为文化上的附庸?

 

更棘手的是,部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那些因循守旧的长老,那些在现有权力结构中获益的贵族,他们会轻易接受一个被“外来势力”改造过的年轻人回来指手画脚吗?

 

他们会如何看待安平的“援助”?

 

是机遇,还是威胁?

 

一场内部的权力斗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准备好了吗?”萨仁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她依旧是一身干练的安平式服装,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只有眼神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阿力克点点头,将行囊背在身上。“该带的,都带上了。”他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那些安平的“馈赠”。

 

萨仁走了进来,目光同样在那些物品上停留了一瞬。“记住我们的约定,阿力克。回到草原,情况会比这里复杂一百倍。别让情绪左右你的判断。”

 

“我明白。”阿力克沉声道,“表面上,我们是安平的使者,带来繁荣的希望。暗地里,我们是草原的儿子,要守护我们真正的根。”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巴图那边,我已经暗示过了。他很谨慎,但似乎并不完全信任安平。楚伦……他更关心他那个小部落的生存,或许可以争取。”

 

萨仁微微颔首:“小心行事。安平的眼睛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初期。我们需要先站稳脚跟,赢得信任,无论是族人的,还是安平的。”

 

她的手指轻轻敲了敲自己的腕带终端,“这个东西,既是我们的助力,也是我们的镣铐。学会利用它,而不是被它束缚。”

 

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合作、戒备与共同的压力。他们都清楚,这场归途,将是一场在钢丝上进行的舞蹈。

 

离开“天外楼阁”的过程平静而有序。安平方面派来了几位中层官员,进行了一场简短而公式化的送别仪式。

 

官员代表顾承安表达了对他们的期望,强调了“互利共赢”的美好前景,并祝愿他们一路顺风,早日为家乡带来“文明与进步之光”。

 

阿力克和萨仁,以及其他几位同行的西凉质子,都按照事先演练过的那样,表现出恰到好处的感激与忠诚。

 

他们说着言不由衷的感谢词,脸上带着符合安平期待的笑容。

 

但阿力克能感觉到,在这些平静的表象之下,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各自的暗流——有人或许真心拥抱安平的许诺,渴望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有人则和他一样,心怀鬼胎,步步为营;还有人,眼中充满了对未知的迷茫和恐惧。

 

他们被引导着登上了一架造型流畅、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飞行器。这并非他们来时乘坐的那种大型运输舰,而是更为迅捷、隐蔽性更强的中型穿梭机,显然是为了让他们能更“低调”地返回各自的部落区域。

 

飞行器内部空间宽敞,设施远超阿力克对交通工具的认知。柔软的座椅,自动调节的温度和光线,以及几乎感觉不到的起飞震动。

 

透过舷窗,安平县那庞大而规整的轮廓迅速缩小,最终变成地平线上的一个复杂光点。

 

阿力克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却无法平静。他仿佛能听到草原的风声,闻到熟悉的草木和牛羊的气息。那是他的家,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但他也清楚,他即将带回去的,不仅仅是思念,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他需要向父亲,部落的首领,解释这一切。他需要说服那些视传统为生命的长老们,接受变革。他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抗那些可能出现的阻碍。他需要在安平的注视下,巧妙地推行自己的计划,为部落争取最大的利益和自主权。

 

他想起了在“认知加速舱”中看到的那些模糊图腾,那些似乎与西凉古老传说有关,却又被安平刻意掩盖的信息。安平对西凉的兴趣,真的仅仅是资源和战略位置吗?

 

飞行器平稳地穿梭在云层之上,朝着西方,朝着那片广袤而古老的草原飞去。阿力克睁开眼睛,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离别的伤感和对安平的复杂情绪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他不知道前路等待他的是什么,是荣耀还是毁灭,是新生还是沉沦。但他知道,他必须回去。他必须去面对这一切。

 

西凉的风,要变向了。而他,阿力克,将是那掀起第一缕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