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首战龟兹(第3页)
“轰!”一名工兵在战友的掩护下,抱着炸药包冲到一处尚未完全垮塌的墙根下,拉燃引信后迅速翻滚躲避。巨响过后,那段顽固的墙体又塌陷了一大块,进一步扩大了突破口。
李嗣业率先冲上废墟堆成的斜坡,几名试图阻击的龟兹兵刚从烟尘中冒头,就被他手中冲锋枪一个精准的短点射撂倒。
“杀进去!控制缺口!”李嗣业大吼,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
第一营的士兵们呐喊着,踩着同伴的脚印,越过布满碎石和尸体的缺口,成功突入城内!他们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向两侧扩展,巩固登陆场,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
龟兹守军虽然在炮火下损失惨重,但仍有部分悍不畏死的士兵在军官的驱使下,从城内各处涌来,试图堵住缺口。
“顶住!为了安西!”一名安西老兵,用五六半自动步枪精准地射杀了一名冲上来的龟兹军官,随即被侧面射来的一支冷箭射中肩部,他闷哼一声,换了个弹匣,继续射击。
一旦突入城内,大规模的阵地战迅速转变为残酷而血腥的巷战。
龟兹城内街道狭窄,房屋毗邻,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和燃烧的废墟,为防守方提供了大量的掩护。
阿史那·苏尼失的亲卫队和部分吐蕃协防军,依托熟悉的地理环境,在各个街角、院落、屋顶组织起顽强的抵抗。
“手榴弹!”一名班长大喊。
数枚手榴弹被准确地投入一个火力凶猛的街角院落,爆炸声中,惨叫连连。突击组趁机冲入院内,用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的密集火力清除了残敌。
李嗣业指挥第一团,如同一把烧红的利刃,坚定地向城中心推进。他不断根据战场情况调整部署,命令各营连交替掩护,分割包围,逐屋逐巷地清除抵抗。
“大盘鸡”在巷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持续的火力能有效压制房屋内和街道对面的敌人,为步兵突击提供掩护。
“砰!轰!”一名士兵肩扛四零火箭筒,瞄准一个躲藏在二楼窗口不断射击的龟兹弓箭手,扣动扳机。火箭弹拖着尾焰准确命中,将那半边土墙连同弓箭手一起炸飞。
遇到特别顽固的据点,gp-25枪挂榴弹发射器便派上了用场。“咻——轰!”一枚枚小型榴弹准确地飞入窗口或门洞,将里面的敌人炸得人仰马翻。
战斗异常激烈,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需要反复争夺。新安西军的士兵们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和良好的战术素养。
他们三人一组,五人一群,互相配合,火力压制、迂回包抄、破门突入等战术运用得十分娴熟。这是方振数月严格训练的成果,也是“安平”先进军事思想的体现。
李嗣业身先士卒,哪里战况最激烈,他就出现在哪里。他手中的冲锋枪不断喷吐着火舌,冷静地指挥着部队,鼓舞着士气。
在一次争夺中心鼓楼的战斗中,他亲手击毙了三名负隅顽抗的吐蕃兵,左臂也被流矢划伤,鲜血浸湿了军服,但他毫不在意,简单包扎后继续指挥战斗。
他逐渐体会到,指挥数千人的协同作战,与以往带领小股部队冲锋陷阵完全不同,需要更宏观的视野,更冷静的头脑,以及更果断的决策。
方振则在后方临时指挥所内,通过无线电不断接收着前方的战况报告,及时调动预备队,指挥炮兵对城内仍在顽抗的敌军据点进行精确打击,并协调各部队的行动,确保整个战役按照预定计划稳步推进。
龟兹守军在现代化火力的打击和新安西军凌厉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他们的弓箭、长矛在自动武器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坚固的房屋也挡不住火箭弹和榴弹的轰击。阿史那·苏尼失组织了几次反扑,都被打得头破血流。绝望的情绪在守军中蔓延。
激战持续了近六个小时,从清晨到午后。
当李嗣业率领的第一团浴血奋战,终于攻占了龟兹城的都督府,并将一面写着“安西”二字的大旗插上府衙屋顶时,城内残余的抵抗才逐渐平息。
阿史那·苏尼失在亲卫的簇拥下,试图从北门突围逃窜,结果一头撞上了早已奉命在此设伏的第三团一部。一番激战后,苏尼失被生擒,其亲卫队大部被歼。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龟兹城头,飘扬起了新安西军的旗帜。城内硝烟弥漫,到处是激战的痕迹,但胜利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李嗣业站在都督府的废墟前,看着欢呼的士兵,又望向城外夕阳下连绵的军营,心中百感交集。
这一战,打得艰苦,但也打得痛快!他感觉自己在这场血与火的洗礼中,真正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指挥官。
方振策马入城,神色平静,但眼神深处却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欣慰。
首战告捷,不仅沉重打击了吐蕃在西域的势力,极大鼓舞了安西军民的士气,更重要的是,验证了新安西军的战斗力,也为“安平县”在西域立足,打下了坚实的第一块基石。
龟兹克复的消息,如同一场飓风,迅速传遍了整个西域。
吐蕃为之震动,西域诸国或惊或惧,原本摇摆不定的势力开始重新审视这支突然崛起的强大力量。
而对于新安西军的将士们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他们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