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潜龙在渊(第3页)
他们尤其关注各国在“苍龙事件”后,是否加强了与某些隐秘宗教、古老传承的联系,或是启动了某种危险的“造神”或“镇国”计划。
在这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潜龙”们以“寰宇矿业”勘探队、“万象商行”收购山货药材的管事、“善济堂”赈灾管事等身份出现。
他们跋山涉水,深入人迹罕至之地,凭借修士的感知,定位着那些灵气异常活跃的节点,勘探着可能埋藏古老秘密的遗迹。
同时,他们耐心地倾听当地山民的古老传说、关于山精鬼怪的异闻,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往往包含着关于灵气、关于这片土地最原始的隐秘信息,也可能是上古遗种或封印之地的线索。
在那些被繁华遗忘的角落,“潜龙”们展现出“慈悲”的一面。
“天工锦绣坊”在此设立善堂,施舍粥米冬衣;“万象商行”的随队医师在此义诊,救治贫病;“善济堂”则出资修缮破败的庙宇、疏浚淤塞的沟渠。
一点点的恩惠,一丝丝的关怀,在绝望的土壤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也悄然赢得了底层民众的信任与感激。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实则是为未来风暴降临时,天门能在第一时间于这些混乱之地建立稳固的安全区,储备下最宝贵的人力基础和初步的组织框架。
一位名叫“苏娘子”的天工锦绣坊女管事,开设了小小的缝补铺,免费教妇女手艺,并提供一些简单的止血散和退烧药。
她温柔而细致,很快赢得了流民的信任。
苏娘子表面上是为织坊寻找廉价劳力,暗中却观察记录着流民的来源、诉求、潜在的领导者、他们对官府的态度、对“苍龙天罚”的传闻看法,以及任何异常的疾病或恐慌迹象。她的铺子,已成为那片绝望之地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也是未来混乱中一个潜在的稳定支点。
“记住,我们不仅是在收集冰冷的情报和数据,”墨衡在一次对所有“潜龙”负责人的秘训中,神色肃然地强调,“我们更要建立起一张无形的‘人心网络’。通过与贩夫走卒的攀谈,与乡野老农的闲聊,甚至倾听茶馆酒肆的流言蜚语,去了解他们对天气异常的困惑,对收成不好的担忧,对官府苛政的怨愤,对神佛保佑的期盼……去感知他们对‘天坑’的恐惧,对‘妖邪’的想象,对未来的迷茫。这些最朴素的恐惧和希望,比任何军报都更能让我们预判混乱爆发的形态、烈度以及民众可能的反应。这张人心之网,将是我们未来引导他们、保护他们、避免大规模恐慌蔓延的关键!”
铁律:
在谈判桌上,他们必须是锱铢必较、精明算计的商人,一切以利益为出发点。
在社交场中,必须深谙世俗规则,懂得阿谀奉承,也懂得借力打力。必须能够忍受凡俗的喧嚣与污浊,甚至在某些场合,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修士清修本心的行为,如饮酒作乐、逢场作戏。扮演的角色,就是真实的铠甲。
不到万不得已的生死关头,绝不允许使用任何可能暴露身份的术法!
在这庞大而精密的商业布局背后,是天门耗费无数心力,在天下各地建立的无数个秘密据点。
它们可能是“寰宇矿业”气派的总店后院密室,可能是“天工锦绣坊”繁忙作坊下隔绝声音的静室,可能是“万象商行”某个不起眼货栈的夹层空间,也可能是“普惠通宝”金库旁一间伪装成老旧档案室的静修间。
这些据点,是信息的神经中枢,是“潜龙”们短暂休憩、进行秘密修炼的避风港,更是未来风暴中的灯塔和堡垒。
据点内储备着应急的通讯法器、基础武器、疗伤丹药、以及足以支撑一段时间的灵能。
一旦灵气复苏引发大规模混乱,这些据点将在第一时间被激活,成为区域的应急指挥中心、情报汇集点和临时安全堡垒,为天门后续力量的投入和秩序重建提供坚实的跳板。
顾承安站在紫微垣的最高处,俯瞰着下方云海翻腾,仿佛看到了那张正在红尘中缓缓铺开的无形大网。
寰宇矿山的矿工在深井下劳作,天工锦绣的织机在昼夜不息,万象商行的车马在古道奔驰,普惠通宝的算盘在噼啪作响……每一个场景背后,都隐藏着天门的意志,都指向那个即将到来的剧变时刻。
“返本归元大阵”的最终启动,将是天门从幕后走向台前,向天下昭示存在的信号。
而此刻这张正在编织的“无形之网”,就是为了确保那一刻到来时,天门不是突兀地闯入一个充满敌意、恐慌和混乱的陌生战场。
而是能够从容地从阴影中现身,凭借早已遍布天下的脉络、深入人心的信任、掌控命脉的资源以及预先部署的节点,在最短时间内抚平混乱的涟漪,建立秩序的高塔,将天地剧变带来的毁灭性冲击,降到最低。
潜龙蛰伏,非为隐忍,实为在风暴降临前,将根系深扎于这片土地的血脉之中,待时而动,一飞冲天!
无数的“潜龙”们,此刻仍在扮演着他们的角色。
他们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精打细算,悲天悯人。
锦衣华服之下,是紧绷的神经、滚烫的道心和对那两年之期的深切紧迫感。
他们如同无数枚深埋的棋子,静静地蛰伏着,等待着那一声来自九天之上的号令,等待着深渊潜龙,撕裂伪装,腾空而起的那一刻。
天门的无形巨网,将在那一刻骤然收紧,成为定鼎乾坤的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