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明月归心(第2页)
曾为囚笼,今为归宿,更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保障。她深吸一口气,望向顾承安,万语千言化作一声:“谢谢你,承安。” 这声呼唤,道尽一切,捅破了那层薄纱。
顾承安走近一步,目光深邃而诚挚:“条例是制度保障,而我的承诺是:道衍宫会全力支持凌霄宫的运行与探索。无论是武道、符文、空间应用,还是建立慈幼院,皆可自由发展。”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更显温和,“明月,凌霄宫翱翔九天,但若你想……”
赵明月感受着他话语中的关切与那份独特的情愫,长久以来的矜持顾虑彻底消散。
她抬头,眼中闪烁着泪光与明媚如月的笑容:“凌霄宫是翼,是自由。但再广阔的天地,” 她勇敢地迎上顾承安的目光,声音轻而坚定,“若无人分享,亦是寂寥。元儿将展翅高飞。我……想将凌霄宫停泊在能看到你的地方。”
这便是最直白的归心。
顾承安眼中漾满笑意与柔情,轻轻握住她的手。赵明月回握,喜悦的泪水滑落。
清霜欣慰而笑,周元兴奋地跑过来:“先生!那以后你是元儿的师父,还是……爹爹呀?”
顾承安揉了揉周元的头,看向赵明月,两人相视一笑,温馨满溢。
凌霄宫归属事宜落定,顾承安与林峰的身影出现在其内部隔离区。赵崇与周庭儒在此静思多时。
光幕消散,力场解除。
赵崇腰背挺直如标枪,目光锐利审视着来者,曾经的霸戾沉淀为深沉的思虑。
周庭儒则显得更为平静超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本崭新的《万民共治会根本法》,眼神复杂,仿佛在掂量这薄薄书册的分量。
“新制……万民共治会……” 周庭儒心中翻涌着惊涛骇浪。
“千年帝制,竟真如沙堡般倾颓。顾承安……此子手段通天,更握有改天换地之力。这《根本法》……‘法理归于众’、‘律法至高’……与我辈毕生维护的‘君君臣臣’‘礼法纲常’背道而驰,字字如刀,割裂旧梦。”
他感到一种信仰崩塌的剧痛,但身为大儒,理智又逼迫他审视这新秩序:“新政之下,吏治之清明,效率之高绝,民生改善之速,远超旧朝鼎盛之时。‘灵犀’明察秋毫,虽觉悚然,却也实打实遏制了无数魑魅魍魉。这‘功德贡献’……竟似将‘德’与‘行’量化,融入世俗运转……匪夷所思,却又……行之有效。这天下,确已非昨日之天下。我周庭儒一生自诩清流,以匡扶社稷为己任,如今看来,竟不过是抱残守缺,不识天数?”
巨大的失落与对新事物本能的抗拒交织,最终化为一声沉重的喟叹,以及对未来角色的茫然。
赵崇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刮过顾承安的脸。
“败了……一败涂地。”*他心中并无太多不甘,只有冰冷的现实感。
“非战之罪,乃天倾之力!龙车,天兵,凌霄宫……此等手段,已非凡俗可抗。这顾承安,究竟是仙是魔?”
他更关注的是女儿和外孙的处境,以及这翻天覆地的新朝气象:“万民共治会……‘卫道军’……那演武所见,士卒所持非刀非枪,却能裂石熔金!阵列森严,行动如风,号令如一,远胜我当年费尽心血整饬的边军!此等军力,用于内安黎庶,外御强敌,倒也未尝不可。只是……”
他想到旧日部曲,想到门阀倾轧,想到那些被新政连根拔起的勋贵,心中五味杂陈:“这新朝,手段酷烈,却也……干净彻底。若真能如其所言,缔造一个强盛不衰、万民安泰之世,我赵崇这一败,倒也……不算冤枉?”
对力量的敬畏与对新秩序潜力的认可,悄然取代了纯粹的权力失落感。
“赵崇,周庭儒。”林峰开门见山。
“基于万民共治会**原则及二位表现,处置如下。”
“周庭儒,”林峰看向他,“万民共治会特聘你为‘文渊阁’首席顾问。望你主持旧朝档案整理、历史研究,以史为鉴,启迪未来。周世安在京行善,名声颇佳,你们父子可团聚了。”
周庭儒身体微震,从复杂的思绪中抽离,看着那聘书,心中百感交集:“文渊阁……顾问……整理旧朝档案?”一丝苦涩涌上,但想到儿子安然无恙,且走上正途,又有一丝释然。至少,学识还有用武之地,血脉得以延续。他深深一揖:“谢宽宏,庭儒领命。能潜心治学,与子团圆……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