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查莲花县的案子有人怕了(第3页)
范驰海把头低的更深,陆观棋看不清他的眼底都是什么神态。
莲花县。
萧如晦坐在衙门公堂里正在看全县的自然情况,忽的听见外面传来击鼓的声音,立于萧如晦一侧的县令龚必达闻声厉声呵斥衙役,“快出去看看门外何人击鼓?立马赶走。”
“慢着。”萧如晦出声阻止。“既有人击鼓鸣冤,怎可不问青红皂白就将其驱赶?这不是违背了县衙为百姓做主的意义么?惊鸿,去外面把击鼓之人请上公堂。”
傅惊鸿自从来了莲花县,手里的剑始终不曾放下。
“是,大人。”傅惊鸿转身出去,很快就带进来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
老者见到萧如晦,立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草民方生,见过大人。”
见到老者,龚必达瞪大眼睛,大声嚷道:“本官和你说了多少次,你儿子失踪都要半年了,也派了那么多人到处搜索,至今未见人影。谁知道是和你负气离开,还是真的如你所说被害了?王爷代天巡狩到我们莲花县是为了灾情,方生你能不能别添乱。”
见龚必达似乎是认识老者,萧如晦眉头微蹙:“龚大人是知道老人家所为何事了?”
龚必达换上尬笑:“知道,他叫方生,半年前家中唯一的儿子方平安失踪了,下官真的尽心尽力的查办此案,派出去寻找的衙役不下百余人次,可是一直未有所获。因为方平安已经十九岁了,是个大人,所以下官怀疑是不是去外地谋生了。”
方生双手撑在地上,脸上满是憔悴和沧桑,他道:“大人,平安离家之前确实和草民吵了一架,他想去外地投奔一个远方叔叔,草民不许。但是平安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他不会因为这点事儿就离家出走,不要我和他娘的。莲花县因为两年前的灾,所有人生活的都很难,平安就算是走也会和我们老两口联系,不可能杳无音信的。”
萧如晦问:“那你可有问过你外地的亲戚,令郎是否去投奔他了?”
“其实我们都不知道这个远房表弟的地址,也只是记得十几年前他在崇北做小生意。但十几年不联系,早就不确定对方是不是还在崇北。这也是草民不许平安去投奔叔叔的原因。”方生声音陡然转低,目光哀怨:“草民怕平安是被歹人给害了……要不然他怎么可能半年了不联系爹娘呢。”
萧如晦理解方生的苦楚,可莲花县的情况是人人吃不饱,衙役更没有精力去继续追查一个半年前的旧案。
他道:“老人家请起,这件事我记下了,一定安排衙役继续寻找,若有消息第一时间告知。”
方生似乎也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因为年纪大了,又常年食不果腹,他站起来的速度很慢,萧如晦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方生拱手:“谢大人,草民回去等候您的消息了。”
看着方生离开,龚必达眉眼低垂:“像他这样的,正值壮年的儿子‘失踪’的案子,这两年大概能有几十起,这还是报官的,肯定有没报官的。下官也没办法,真的努力在找,可是都是青壮年,在莲花县吃不饱饭,出去谋生是很有可能的。下官真的找不到他们。有些人,每隔两三天就会来县衙闹,问下官要儿子,那下官没办法啊。”
龚必达两手一摊,无奈的叹气。
萧如晦听着,眉头拧成一团:“几十起雷同的案子,这其中怕是有问题吧。龚大人,朝廷的赈灾粮正在路上,大概后天就能到莲花县。我们先赈灾发粮,再将这些案子的苦主找在一起,我有话要问他们。麻烦龚大人先把这些人的卷宗拿给我,我一一看过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龚必达连声应道:“好,下官知道,这就差人去取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