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不晚袁满嘉

第108章 你是不是喜欢王爷(第2页)

钟赟轻哼一声:“那行,满朝文武,一个人捐五千两给莲花县,这个谏言如何呀,德亲王?”

德亲王讥讽道:“永王在莲花县替天子分忧,钟大人也就能在京城捐点钱了。我看钟大人带头多捐点为好。”

陆观棋冷眼旁观,看来永王的出现,对他们的关系造成的离间仍在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说话间,兴懿皇帝来了。

他仍然是浑身的气,坐到案几后重重的将手放到桌面上:“各位爱卿,对莲花县的事可有什么看法,大家畅所欲言。”

德亲王与钟赟垂首不语。

陆进忽地踏前半步,袍角荡开几道波纹,抱拳深躬道:“皇上,臣以为莲花县的当务之急是救助百姓,臣斗胆进言,不止要免除赋税,最好还要由朝廷为莲花县的百姓提供能够自力更生的机会。臣是莲花县人,知道莲花县很多人家都会织布,开布帛采买新制,只需朝廷允诺采买两年军服用度。此策既解边疆将士寒苦,又能使乡邻得些糊口银钱。”

兴懿皇帝沉思片刻,应允了陆进的提议:“陆相说得有理,朕记下了,回头拿到六部商议,从原有的产地匀些订单给莲花县,确实可行。”

一听陆进的想法在兴懿皇帝面前出了彩,钟赟也跟着。“皇上,不如满朝文武一人捐些银子给莲花县,钱数不在多少,积少成多,用于扶持莲花县的困难百姓,帮他们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兴懿皇帝吐出一句意味不明的话来:“看来钟大人是家中有不少闲钱。”

钟赟慌忙伏低身子,鬓边已渗出细汗:“便是揭瓦拆梁,该为圣上分忧的岂敢怠慢。臣愿将北街两间祖宅典当,立时呈上三千两纹银。跟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莲花县百姓相比,臣在京城衣食无忧,自当做出表率,臣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都捐出银两,定能缓解莲花县之危。”

说完,钟赟双手抱拳举过眉毛,头埋着。

兴懿皇帝看向陆观棋:“观棋,你有什么意见?”
陆观棋敛袖俯身,官袍泛起暗纹:“此议不宜操之过急。虽莲花县饥荒严重,但若行募捐,北楚探子闻得百官解囊四字,必疑我大全粮脉枯竭。“他抬眸时烛火明灭映在瞳孔,“纵粮仓丰盈如海,战事仍当慎之又慎。民生多艰,战乱更耗元气。“

兴懿皇帝略加思考:“依卿所言,募捐之事暂时搁置。”

言罢,他的视线冷冷掠过阶下诸臣,道:“朕给永王下了军令状,两月为期。”他话音陡转凌厉,寒芒掠过眉峰:“大全岂容那些连赈灾粮都贪的蠹虫蛀空江山!”

离开皇宫,陆观棋本想去趟孟宅,将兴懿皇帝今日在早朝上的话如实转述给宋清荷,他的马车刚到自己连个牌子都没有挂的宅门前,就瞧见了一辆马车停在那儿。

听见有车轮碾过的声音,马车里下来个人,正在驾车的严慎行定睛一看对着车厢里的陆观棋小声道:“是任九渊。”

任九渊站在马车旁,等着陆观棋的马车过来。

“任大人,你怎么知道我住这儿?”陆观棋跳下马车,问。

任九渊宽袖垂拂迎风而立,“我去了皇城司,跟门口的侍卫打听到你的住址。本想着等着陆大人乔迁之喜请我喝酒,怎么等也等不来,我索性先来拜访了。”

说着,任九渊看了一眼对面的孟宅牌匾,意味深长道:“这宅院紫气东来聚而不散,难怪陆兄守着不肯搬到新府邸呢。”

陆观棋笑笑:“纯粹是因为进出方便,懒得搬,不过皇上催了,再过些日子怎么也得搬了,任大人的温锅酒是喝定了。”

他做出请的姿势:“任大人里面请。”

堂屋里,严慎行去泡了壶茶送过来,便退出堂屋,留下他们二人。

任九渊看着屋里只有简单的陈设,甚至连个丫鬟小厮都没有,道:“我劝你还是赶紧搬到新府邸,我都能知道,你以为陆相会不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