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升级装备(第3页)
进了里屋的王大海蹲下身往炕根摸索,指尖触到床板下一块凹陷的木板,轻轻一抠,带出个包着蓝布的小木盒。盒盖掀开时,一股混杂着桐油和海盐的陈味扑了满脸,明显也没怎么用过了——仔细一看,里头果然凝着团棕黄色的胶块,在煤油灯下泛着琥珀光泽,边缘还沾着几丝碎木屑。
“爹,“他扬了扬木盒,膝头碰得炕沿咚咚响,“这鱼鳔胶还能化的开不?“
炕上的王建国正用破布蘸着盐水擦腿,伤处的血痂被泡得发白。他斜睨了儿子一眼,烟袋锅在炕沿磕出脆响:“你爷爷当年修'顺风号'时熬的,搁了快三十年......“话没说完,见王大海已把胶块放进豁口的粗瓷碗,直接架在灶膛余火上,忍不住把烟袋往褥子上一按:“作孽!那得用海鱼鳔慢火熬三天,你这么瞎烤能成?这不是浪费了!“
王大海也没和父亲解释,慢慢碗底的胶块遇热渐渐变软,先是沁出细密的油珠,接着融成琥珀色的稠浆,蒸腾的水汽里裹着股咸腥的海味。
王大海一边用竹筷轻轻搅动,一边轻轻的说道“爹,这胶我以前看你用过,不过你也知道,我今晚还要下海,没时间等三天了。“随后,他用细毛刷蘸了胶浆,往潜水镜裂缝上抹,笑呵呵的说道:“我还记得我那时候还小,以前您给船打补丁,我就再边上瞎玩,是不是也这么刷?“
听到儿子这么轻言细语的说话,王建国这才没吭声,却把擦腿的布团往盆里一丢,侧身撑起半个身子。灶火映得他脸上的皱纹忽明忽暗,看着儿子指尖的毛刷在镜片上走得稳当,喉结猛地滚动了一下。那道裂缝在胶浆渗入后渐渐弥合,干涸前泛着湿润的光,心中暗想:”这兔崽子真的变了好多,谢谢你啊,妈祖娘娘,如果这真是让我断腿给的补偿,那我这两只脚都给您,要他变得越来越好吧.现在他真的终于有个男人的样子了。”
秀兰端着清水过来时,正看见王建国从炕席下摸出个小陶罐,面色严肃,但是语气温和的说:“傻小子,胶里得兑点樟木粉才耐泡。粘的更紧实。“老人的手指在罐口蹭了蹭,抖出几星暗褐色粉末撒进碗里,“你爷爷那会儿......“他忽然顿住,把陶罐往王大海手边一推,重新躺回炕上,只是因为激动,他没发现那烟袋锅却忘了叼。
王大海接过陶罐时,触到罐身刻着的模糊船锚纹——那是爷爷当年出海时带的家伙。他心中一暖,应了一声:“爸,谢啦。”然后低头继续手上的活计,将樟木粉细细拌入胶浆,王建国看着王大海搅拌着鱼胶涂到潜水镜上,轻声说道:“你爷爷那时候啊,船上的东西都得自己修修补补,不像现在,啥都能买到现成的。那时候条件苦,可咱们祖祖辈辈都靠海活着,海就是咱们的命根子。“说着,他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回忆。
王大海听着父亲的话,手下的动作不由自主慢了下来,他抬头看向父亲,只见父亲的眼神里既有怀念也有期待。他明白,父亲是在告诉他,无论时代怎么变,靠海吃饭的本事不能丢,对大海的敬畏之心也不能丢。
于是,他点了点头,认真地说:“爸,我知道了。您放心,我今晚下海一定会小心,不会让您担心的。“说完,他低下头,继续细心地将拌好的胶浆抹在潜水镜的裂缝上,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温柔和专注。
涂完了潜水镜,等着潜水镜上的鱼胶粘合,王大海没有闲下来,直接拿起了锥子,开始借着灶膛里的火往电筒筒身戳孔,整个破屋也安静了下来。随着秀兰往灶膛里添了一把柴火,灶膛里的火又亮了些,映得潜水镜上的胶痕油光水亮。听见父亲轻轻哼起了渔歌调子,不成调的旋律里,夹着海水和鱼鳔胶的味道,在破屋里慢慢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