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就是海洋(第3页)

 

王大海的话掷地有声。这不仅仅是给陈栓柱一条活路,更是给他一个重新站起来、继承父亲手艺和精神的机会!顺风号是陈老蔫修复的,让他的儿子登上这艘船,也无可厚非。

 

陈栓柱猛地抬起头,灰败绝望的眼睛里,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火种,微弱地、剧烈地闪烁起来。

 

他死死盯着王大海,嘴唇哆嗦着,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想说什么,巨大的悲痛和突如其来的希望交织在一起,竟让他一时失语。

 

围观的村民静默了片刻,随即响起一片低低的、带着敬佩和感慨的议论声。

 

“大海仗义啊!”

 

“这法子好!栓柱有把子力气,是好手!”

 

“顺风号刚得了大彩头,跟着干,有奔头!”

 

王建国仔仔细细的打量着儿子——有悲伤,有欣慰,更有一种“儿子真的长大了的感觉,这是做事有章法、有担当的激赏。

 

他默默的点点头,对着陈栓柱沉声道:“栓柱,大海说得对!船是死的,人是活的!咱渔民,只要肯干,有船下海,就有活路!”

 

刘桂兰和秀兰不知何时也来到了人群外。

 

秀兰扶着婆婆,看着丈夫在悲戚中挺身而出的背影,看着他不仅给予同情,更给出了最实际、最有尊严的出路,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部,眼睛不禁湿润了起来。

 

她仿佛看到,自家这艘小小的“顺风号”,正在丈夫手中,悄然承载起更多人的希望。

 

王大海站在晨光熹微中,海风带着咸腥和一丝凉意吹拂着他的衣襟。

 

前方,是刚刚挣来的、充满希望的新生活;身侧,是猝然降临的、冰冷残酷的死亡与破碎。

 

大海的乐章从未停止,慷慨的馈赠与无情的考验交替奏响。

 

陈家的事,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心头,他更加坚定了之前的想法——单打独斗,终究难抗风浪。或许,真该想想怎么把“顺风号”变成一艘能载着更多人向前的船了?是时候准备一个捕捞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