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船队初建(第3页)
他描绘的前景令人心动,但他也把困难说得清清楚楚:要投钱,要担风险,要守规矩。
他拿出了自己那份“赔偿金”作为启动资金的一部分,显示诚意。更重要的是,他承诺技术骨干由经验最丰富的王建国和陈栓柱担当,让大家心里有了底。
德顺爷抽着旱烟袋,沉默地听着,等王大海说完,他磕了磕烟灰,慢悠悠地说:“大海啊,你这娃,心大,也仁义。
带着大伙儿发财,是好事。可这船,是咱渔民的命根子,也是要命的东西。弄好了,皆大欢喜;弄不好,倾家荡产不说,还得搭上人命。这事,急不得,也莽撞不得。”
王大海恭敬地听着:“德顺爷,您说的是。所以我才先来跟您几位长辈讨个主意。章程咱可以慢慢商量,钱怎么凑,船怎么管,赚了怎么分,亏了怎么摊,都得白纸黑字写清楚,让大家伙儿心里都亮堂。安全更是头一条!我爹和栓柱哥的经验,加上咱们买船时挑结实抗风的,出海前看准天气,绝不冒进,宁肯少跑一趟,也不能让一个人出事!”
福水叔拍了下大腿:“我看行!大海这娃稳重,不是瞎咋呼的人。老这么小舢板晃悠,啥时候是个头?我家两个小子都壮实,能出力,算我家一股!”
有德高望重的老人把关,有踏实肯干的骨干,有清晰可行的计划,再加上王大海展现出的担当和那笔启动资金的“底气”,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慢慢在琼崖村这个闭塞的小渔村里荡开了涟漪。
观望的、心动的、私下里打听的,渐渐多了起来。
这天傍晚,王大海陪着秀兰在院子里慢慢散步。夕阳的余晖把海面染成一片碎金,也柔和地洒在小院里。秀兰扶着腰,看着丈夫这些天明显晒黑却精神奕奕的侧脸,轻声问:“大海,船队的事……能成吗?”
王大海小心地搀着她,目光望向远处归港的零星小渔船,声音沉稳,温柔的说道:“秀兰,放心。事在人为。咱不坑人,不害人,踏踏实实带着愿意信咱的人,往好日子上奔。就像咱爹说的,海龙王也喜欢勤快又守规矩的渔民。船队,一定能建起来。等咱娃出生,咱家,咱村,都会越来越好!”
秀兰看着他认真的脸,安心地把头轻轻靠在他坚实的臂膀上。
海风带着暖意吹过,小院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船队的蓝图,在王大海心中,在琼崖村悄然发酵的议论中,正缓缓铺开它的第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