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渔网里的暖阳(上)(第2页)

 

两人脚步加快,目标明确地扎进了县城最大的“周记渔具行”。

 

刚进店里,王大海就闻到店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的香味。那应该是为了海洋渔民带着的特有清香,老周正埋头整理一堆渔线,听到脚步声,抬起了那张被海风雕刻的脸。看清是王大海和陈栓柱,他脸上露出熟稔的笑意:“哟,大海,栓柱!顺风号的配件又缺了?还是给海燕号添置点啥?”


“周老板,这次要的有点不一样。”王大海开门见山,“我们几条船想试试‘对船拖网’的老法子,想看看合用的大流刺网,要特别结实的。还有加粗加长的缆绳,能经得住两条船并排拖拽的力道,配套的协作浮标也来几组。”

 

“‘对船拖网’?”老周脸上的笑容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怪的神情,他放下手里的活计,仔细打量着眼前的两个后生,“这法子…现在用的可少了。费人,更费心!两条船,得像一个人的左右手,心气儿、力气、动作,差一丝都不行!网撒不好,白费力气;缆绳绑不牢,或是解不开,遇上急流暗涌,那就是要命的勾当!”

 

陈栓柱被着话说得心头一紧。

 

王大海却神色不变,笑呵呵的说道:“周老板说的是实情。可我们几家合伙,刚起了个船队的头,大船还在船厂里躺着。空等不是办法,就想先用小船,把这老祖宗传下来的协作本事捡起来练练。费人费心不怕,总得迈出这第一步。”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的、按了红手印的纸,是德顺爷做保、福水叔几家签字画押的小船队合伙意向书。

 

“您看,船和人,都备着了,就缺这‘合网’和‘合力’的绳。”

 

老周接过那张带着体温的纸,粗糙的手指摩挲着上面的红印,眼神里那层商人的精明渐渐褪去,仿佛被什么东西触动。

 

“‘对船’…嘿,好些年没听人正经提这词儿了。”老周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陷入回忆的恍惚,“当年跟我跑船的老把头,玩这个才叫一绝!两条破船,一条主船掌舵看水色,一条副船控网听号令…那网撒出去,兜住的可都是金疙瘩!最要紧的是那缆绳连心,用的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王大海,“你刚才说‘合力’的绳…是不是想找那种…打好了千斤力拽不开,紧要关头一抖又能利落解开的‘救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