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初试“合网”(第3页)

 

这一次,号子声仿佛带着魔力。

 

经历了混乱、挫折和共同的紧张,三条船上的汉子们的心气儿被逼到了极点,又在这一刻奇异地拧成了一股绳。

 

号子落下,力量几乎是同时爆发。

 

阿水和强子顿时屏住呼吸,在王大海精准的口令下,一点点放松又收紧缆绳,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角度。终于,在船的协力之下,“哗啦”一声水响,那绞死在主缆和浮标绳之间的副缆被成功解脱出来。

 

协作网被整齐地拖拽出水面。虽然网里只有零星的几条小鱼和几只挣扎的螃蟹,远谈不上丰收,但三条船终于恢复了自由,重新构成了并肩的阵型。

 

短暂的寂静后,三条船上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一阵带着后怕和巨大成就感的欢呼。

 

“开了。栓柱哥。结开了。”

 

“大海哥。成了。没缠住。”

 

“好样的。大伙儿。”

 

陈栓柱看着那解开后依旧结构完整的“琼崖结”,眼眶微微发热。

 

这老祖宗的手艺,在关键时刻真的救了急。

 

王大海抹了把脸,海水混着汗水,咸涩却滚烫。“都看见了吧?乱,是因为心没齐。笨,是因为手没熟。这‘琼崖结’,不是拴船的绳,是拴心的扣。号子,不是光喊的响,是喊出咱心里的那股子合力。再来。刚才不算。”

 

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合网”真谛的初悟,点燃了所有人的斗志。

 

接下来的尝试,笨拙依旧存在,但混乱明显减少。

 

号子声也一次比一次整齐,力量传递一次比一次顺畅。

 

陈栓柱打结的手法越来越快,越来越稳。

 

福水叔掌舵控船的经验也发挥了作用,努力配合着王大海的指令调整着船位。

 

当协作网再次被稳稳地撒入海中,网口张开得饱满而优美,三条小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和角度,如同三颗被无形丝线牵引的珍珠,在海面上划出协调的轨迹。那一刻,无需言语,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和“我们做到了”的激动在所有人心头激荡。

 

网沉下去,拖了不到半顿饭光景。铅灰色的云脚,正悄无声息地从海平线那头漫卷过来。仿佛是为了考验这群初窥门径的学徒,簸箕湾的风浪毫无征兆地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