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祈在下本无良

祈安宴(一)(第2页)

阿愿还没开口,少年已经高兴地回头朝院中喊道:“大哥、二哥,愿姐姐来了!快告诉祖母……”

与此同时,水榭长街上,三千灯火依旧。

季直看着坐在亭中饮酒的帝尧,小心开口道:“殿下,顾将军带着愿小姐去了李家下榻的院落,李老夫人见到愿小姐很是高兴,抱着愿小姐哭了好半天……”

自从知道殿下的心思后,他们这些做下属的,谁都不敢再当着帝尧的面称呼阿愿为顾夫人。

帝尧没说话,而是看着案上摆放的两张恶鬼面具,手指落到其中一张上,轻轻摩擦着,眼中是化不开的墨色。

那张沈栀意吵着要的面具终究没能如愿戴上,而是落到了太子殿下手里。

……

祈安节当日,整个骊山行宫都热闹了起来。

各院落的小姐夫人从晨起就开始打扮,女子之间争奇斗艳如同男子之间的尔虞我诈一样是华京的常态,更何况宫中传出风声,说是何贵妃欲借这次祈安宴给三皇子挑选正妃,还有东宫……

虽然皇后娘娘早已暗示太子妃之位非沈家的那位小郡主莫属,但也有意再为太子殿下挑选几位佳人相伴,绵延后嗣。

这可是天大的机缘,整个华京的世家小姐都铆足了劲在宴席上大展风采。

但这些都和阿愿无关。

她正在站在梳妆台前给顾偿束发,手指微屈轻敲在顾偿头顶,奶凶奶凶道:“不许动。”

顾偿被迫坐在女儿家梳妆的铜镜前,透过铜镜望着他家一脸认真的小姑娘,无奈道:“人家都是夫君给妻子描眉上妆,怎么到我家里就反了过来?”

“你梳得不好,我来梳,”说着,阿愿仔细端详了一下铜镜中自家夫君的五官,笑道:“而且我家夫君很是好看,不用描眉上妆。”

顾偿也笑了,他向来纵着阿愿,也就任由阿愿在头上捣鼓,末了看了一眼,确实比自己往常束发束得好看。

沈栀意蹦蹦跳跳来找阿愿时,就看见浑身上下打扮得体的顾偿和一身素衣连妆面都没上的阿愿,然后两眼一黑。

离开宴可就不到一个时辰了!

不到片刻,高嬷嬷就带了一众奴婢过来,在沈栀意的指挥下把阿愿“押回”房间梳妆打扮。

高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老人,梳妆这方面连皇后娘娘都夸过,所以房里时不时传出高嬷嬷训斥的声音。

“不行,愿小姐不能穿这件衣裳!太丑!”

“这个簪子也不许戴,太素!”

“停!请愿小姐把手放下,不许去碰眉黛,老奴来!!”

按照祈安节的习俗,这一日不管男女老少,身上必须穿点红色,吉祥喜庆是一方面,还有敬重神明之意。

……

行宫,主殿。

不少官员和家眷已经入席,相互寒暄着,宫人穿行在席位间布置着糕点和茶水,但提前入席的大多是各家长辈,小辈们可坐不住。

一众世家子弟扎堆地聚在主殿外的凭栏处,一开始还嬉笑打闹,见一袭染红劲衣的少年走来后,纷纷行礼道:“小公爷。”

常国公嫡子,常乐。

不同于华京中其他手中无实权、空享恩荣的国公,常国公可是实打实的兵权在手。

常乐仪表俊美,带着少年的爽朗气,不做理睬地路过众世家子弟,独独一胳膊揽住了站在凭栏角落眺望的沈至行,打趣道:“稀奇了,沈羡清啊沈羡清,我们是想着一会儿宴席上要坐上半天,屁股疼,才出来逛的,你这个自幼读书都能坐上一日的老古板,怎么不在殿中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