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祈在下本无良

狂澜(第3页)

“王爷的封地在蛮族入侵中原的必经之路上,本宫代天子行令,命你即刻返回封地,整顿兵马,全力御敌。”

“臣领旨。”

阿愿看向顾偿,“钟羽王听令。”

顾偿出列,“臣在。”

“钟羽王军即刻开拔,为先锋军,凡犯我大周国境者,斩杀无赦。”

“臣领旨。”

阿愿指尖扎进掌心,脸色惨白,忍着心头滴血的痛。

她是这世上最不想让顾偿上战场的人,却也是她将顾偿送去了最凶险的战场。

“上官文御听令。”

“臣在。”

“你持本宫令,至天牢赦免沈至行,命其戴罪立功,领兵出征楚国,救驾回京。三方军队辎重粮草由上官丞相统筹,举国之力,不可有失。”

“臣领旨。”

那是元武年来,华京文武百官最忙的一天,一日之间无数政令从中枢发出,早朝领旨的两位王爷,午时一过就要领兵出城,即刻奔赴前线。

皇后出宫,百官送行,就连百姓自发聚集到街道两侧相送。

朔风哀哀,战事本悲。

城墙之下,皇后最先举起送行酒,百官随后,钟羽王、睿王与众将领同时举杯,饮下壮行酒。

“本宫在此,祝诸位将军凯旋,我大周王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众将领抱拳躬身,齐声道:“定不负娘娘重托。”

说完,摔碎酒碗,上马将行。

唯有睿王,众目睽睽之下竟低笑了一声,走上前,停在距阿愿几步之遥的地方,毫无顾忌地问道:“娘娘,当真放心本王回封地?”

“放心。”

阿愿直视帝昕那双笑意虚假的眸子,“这江山是你姬家的,你姬帝昕再狼子野心,骨子里也流淌着姬家的血,破你家国者,以你的心胸,能放得过吗?”

睿王一愣,继而大笑,转身走向战马,翻身上马,朗笑道:“本王定不负娘娘所托。”

语毕,他领着麾下将领驾马扬长而去。

钟羽王走上前时,百官都自觉退避,由羽卫护在四周。

顾偿看着他家小姑娘这几日好不容易养出气色的脸再度变得苍白,心疼道:“你不用担心睿王,有我在,他翻不出天。”

“我不担心他。”

阿愿笑着开口,从袖中掏出一个锦囊,递给了顾偿,“还记得我之前给你看的长城图纸吗?我放在锦囊里面了。我向你保证,五年,不,三年,三年之内昆山八百里边塞会筑起一道绵延不绝的城墙,将蛮族都挡在长城之外,再也不会有边塞百姓如今日一般被长驱直入的蛮族血洗,再也不会有将士因为身前无有可守,而用血肉之躯去护国……”

等到那一天,她的将军不用再常驻边关,百姓不用再流离失所。

顾偿接过锦囊,满眼温柔与哀伤地笑道:“等到那一天,我来接你回家好不好?”

阿愿嗓子苦涩,艰难应声,“好。”

他们谁都没有问彼此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钟羽王军开拔,离京而去。

——王师威威几人归?

澄娘随着阿愿登上城楼,远眺王军渐行渐远,忍不住道:“阿愿,就不能换个人领兵出征吗?将军这一走,你……我们还等得到他回来吗?”

阿愿摸了摸空荡荡的心口,“等得到的。国师云游前,我问过他了,他说我与顾偿命数已交融,将军血屠千里亦是我之罪,我们没有来世了。此生若死,何人能阻亡魂?百里千里万里,他回不来,我也会去见他……”

说着,她认真地看向澄娘,“澄娘,你也去吧。”

“阿愿……”

“我知道你担心大哥,你去吧,找到他,陪着他。”

这世上的事总要有那么一件是圆满的,不然太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