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祈在下本无良

大结局(四)

大结局(四)

两年后。

华京,沈府。

一大清早,沈栀意打着哈欠出门相迎自家好姐妹,嘴上不住抱怨道:“我说常夫人啊,一年到头你要和常国公吵几次架呀?”

来人是程如锦,气冲冲的,“谁叫常乐整日以气我为乐?”

两年前,在曾经的小太子如今的周昭帝同意下,程如锦和上官奇侯和离,程如锦再嫁因战功受封常国公的常乐,上官奇侯喜极而泣地如愿娶到了澄娘。

而沈栀意不但没有受睿王谋反的牵连,在睿王伏诛这件事上沈家、沈至行可是出了力的,小太子亲自写了一份和离书让人送给了沈栀意,皇家辞退儿媳亘古未有,但小太子为了这个母亲生前的好友破了例。

沈栀意如愿在和离后搬回了沈家,继续当她的沈家大小姐,反正有兄长、沈家甚至皇上撑腰,她沈家大小姐和离后反而比以前更舒服。

如此,当年先帝为了稳固朝局的利益而乱点鸳鸯谱的荒唐终于拨乱反正。

“我在和你说常乐,你愣什么神?在想什么?”

“在想,当年我们这群人都没能和心里的那个人在一起,没想到最后峰回路转,你竟然是最幸运的,偷着乐吧,如愿嫁给了常国公,就如愿两字,你可知有多难……”

程如锦一噎,因为她也想到了阿愿。

……

皇宫,早朝刚散。

明相一把年纪了,腿愣是倒得飞快,追上袁武后,一把拽住人,再度唠叨道:“袁将军,老夫在和你说政事,你急着走什么……”

袁武嘴角一抽,“明相,您仔细看看四周,只要一下朝,这满朝文武哪个不绕着您走,上官丞相……”

袁武眼尖地喊了一声上官文御,没想到后者用手倒腾轮椅的速度更快了,愣是比脚步飞快的朝臣们还猛冲出去一截。

袁武:“……”

袁武:“明相,您往日不都是拉着上官丞相议事,您今天拉我一个武夫干嘛?”

明相撸了撸胡须,得意道:“人家上官丞相刚刚新婚,年年丫头还在家里等他呢,我这个老家伙没那么不识相,今天有军务上的事情,袁将军你可莫走,老夫要与你商量商量。”

袁武:“……”

就离了大谱。

“老夫跟你讲,你治军还是差了一些,你要多学,钟羽王在世时,我大周王师可不是在这种简单的事情上出毛病,还有……你愣什么?老夫说话有这么不招人待见吗?”

袁武是愣神了,因为明相那句“钟羽王在世时”,他想他家将军了,也想皇后娘娘了。

如果当年“得偿所愿”这四个字写下来了,他们今日又该是怎样的光景呢?

宫门口。

白鹤紧跟慢赶才追上了盛阙,“盛大人留步!”

千秋台已经封存,如今的盛阙早已不是暗卫统领,而是破格入朝为官。

“盛大人,陛下在御书房等您。”白鹤气喘吁吁地说道。

盛阙有些奇怪,若是早有事,下朝之后便已传召,现在瞧着倒是有什么突发的事情。

盛阙来到御书房时,年仅十岁的大周昭帝正坐在比他都高的案牍后批阅奏折,脸庞尚是稚气,但满朝文武没人真的敢欺陛下年幼,一是皇后在世时给陛下留下了左右两相、沈至行、上官奇侯等一众重臣,再则就是陛下本身。

——一个八岁就敢上战场,以身为饵杀楚王,亲手设局诛杀自己皇叔的人!

姬家的血脉一如既往地天生就适合做帝王。

“陛下,盛大人到了。”

若非白鹤提醒到,小皇帝还在愁眉紧锁沉浸在奏折中,擡头见盛阙已经恭敬候在御书房内,才挥了挥手,让人将一枚锦盒呈到盛阙面前。

“陛下这是?”盛阙不解道。

帝朝稚气的嗓音带着威严,“认识上面绣的桃花?”

盛阙看向锦盒上栩栩如生的纹路,猛地瞳孔一缩。

“十年蛊毒期限将至,有位故人千辛万苦寻得解药,朕按故人之意,特将解药赠予你。”

……

与此同时的边塞,崇安城。

城边一家农舍中,一袭青衣的女子抱着一篮新蒸出锅的馒头,站在屋门口朝外喊道:“生羽,吃饭了,正午日头足,别总在地里忙活,当心中暑……”

田间耕作的粗衣男人擡起头,笑容温煦道:“好,阿愚。”

阿愿回之一笑。

——他们之间是得偿所愿、白首相约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