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男女青色莲台

第 74 章

第74章

加入文学社的决定,成为简悦大学生活的转折点。每周三晚上的社团活动,逐渐成为她最期待的时光。在那个充满书香和咖啡香的小活动室里,简悦第一次感受到被真正理解的滋味。

今天的主题是城市记忆。程越站在白板前,黑色t恤衬得他的轮廓格外分明,大家可以写自己家乡的一条街、一座桥,或者任何有故事的角落。

简悦咬着笔帽,思绪飘回了家乡那条种满梧桐树的老街。她记得每个周末和父亲一起去街角书店的时光,记得母亲总爱光顾的那家糕点铺飘出的甜香,也记得爷爷奶奶家附近那个总是对她冷眼相待的杂货店老板。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简悦一口气写了三页纸,直到程越宣布分享环节开始才停下。

有谁愿意第一个分享?程越环视活动室,目光在简悦身上停留了一秒。

简悦深吸一口气,举起了手。她站起身时,膝盖微微发抖,但当她开始朗读自己的作品《梧桐街角的四季》,声音逐渐变得坚定。

春天,梧桐树抽出嫩芽,像无数小小的手掌伸向天空;夏天,浓密的树荫为整条街铺上一层绿色的地毯;秋天,金黄的落叶在风中起舞,孩子们追逐着,把它们踩出清脆的声响;冬天,光秃的枝丫在寒风中勾勒出天空的轮廓,倔强地等待着下一个轮回...

读到最后一段时,简悦擡头,发现所有人都专注地看着她,程越的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太棒了,简悦!程越第一个鼓掌,你有考虑过投稿给校报吗?他们最近在征集城市记忆主题的散文。

简悦脸颊发热: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文字值得发表。

值得,绝对值得。程越斩钉截铁地说,校报文学版的编辑是我们上届的学姐,我可以帮你引荐。

就这样,在程越的鼓励下,简悦将《梧桐街角的四季》投给了海市大学校报《青春湖》。一周后,当她走进食堂,看到自己的文章赫然印在校报副刊头条时,差点打翻了手中的餐盘。

简悦!你的文章发表了!林小雨挥舞着校报冲到她面前,全校都能看到呢!

简悦颤抖着接过报纸,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铅字下方,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她立刻拍下照片发给父母,母亲谭乐几乎是秒回了三个大大的爱心表情,父亲简国华则发来一条语音:悦悦真棒!爸爸为你骄傲!声音里满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接下来的两个月,简悦又在校报上发表了《图书馆的光》、《雨中的校园》等三篇散文,逐渐在校内小有名气。有时走在校园里,会有不认识的同学跟她打招呼:嘿,你就是那个在校报上写散文的简悦吧?我很喜欢你的文字!

每次听到这样的称赞,简悦都会想起程越最初对她说的话——人不必被名字定义。在校报上发表的这些文字里,她不再刻意保持简悦这个名字所要求的永远快乐的形象,而是诚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怀旧、感伤甚至偶尔的孤独。奇怪的是,这种真实反而让她感到更加轻松和快乐。

五月初的一个下午,简悦被叫到了校报编辑部。审评老师张明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资深媒体人,戴着圆框眼镜,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简悦同学,你的散文很有灵气。张老师推了推眼镜,有没有想过向更大的平台投稿?比如《海市日报》的文艺副刊?

简悦瞪大了眼睛:我...我的水平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