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玉珠 一串熟悉的玉珠时隐时现。(第3页)

 

双喜殷勤地把陆宵爱吃的菜色放在他的手边,楚云砚却似有话说,摆摆手,让宫人都退了下去。

 

双喜瞥了一眼陆宵的神色,才躬身行礼。

 

越过陆宵发号施令,此举多少显得冒犯,可除了朝事,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陆宵通常不怎么在意。

 

这些年来,皇权收归之下,两人虽有摩擦,却也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他尚忌惮着楚云砚的根深叶茂,楚云砚为何,他却是不知道了。

 

殿内碗箸声轻不可闻,陆宵边吃边想着其他的事,楚云砚舀了碗汤,放在他的手边。

 

“陛下为何会和谢千玄一同回宫?”

 

来了,最难回答的问题来了!

 

陆宵不知道寒阙与双喜说过些什么,为了不漏馅,只能模糊答道:“回宫路上碰见,他过于热情,自荐同行。”

 

此话半真半假,他故意把茶楼里,谢千玄对他有所求之事隐瞒了下来。

 

楚云砚道:“谢千玄常年外出求学,此次不知为何竟在京中久待,此人行踪神秘,一出京就仿佛水汇大海,让人捉不着行迹。”

 

陆宵吃惊:“王爷调查过谢千玄?”

 

楚云砚视线微垂,手指无意识地摩擦着碗口,冷沉道:“陛下邀明公侯世子太湖共游天下皆知,若陛下要效仿前朝梁帝立一位男皇后,臣自然要懂得圣心,早些准备,为陛下尽忠。”

 

“咳,咳咳……”陆宵一口热汤含在嘴里,咽也不是,吐也不是。

 

他勉强平静下来,摆摆手道:“王爷勿要胡说。”

 

“朕与明公侯世子只有君臣之谊。”

 

拜系统所赐,这番言论他一天听了两遍,此时心情竟然异常平稳。

 

楚云砚听他回答,也没有咄咄逼人,沉静的眼里平和,提醒道:“近来京中不平静,陛下万切小心。”

 

没有人比陆宵更清楚的知道这种“不平静”所代表的危险,他的命简直就是个香饽饽,总有人抢着想要。

 

他点头,“朕会注意。”

 

“不只如此。”楚云砚蹙眉,“京中涌进许多流民,说是家乡受灾,进京投奔。”

 

“受灾?”陆宵疑惑擡头,“未见过这些折子。”

 

“灾民总是比折子来的快些,陛下还是早做打算,尽早考量。”

 

陆宵听着,不免忧心。

 

如今新朝初定,刚刚结束连年战乱,脆弱的像一颗小草,正是百废待兴,急需养精蓄锐之时,禁不得半点风吹雨打。

 

如今人祸刚结,又生天灾?

 

他暗自沉吟,把这事记在心里,想着必须遣人调查一番。

 

楚云砚看他沉默,也没说什么,只是慢悠悠地沏茶,等着他回神。

 

茶香弥漫,他被楚云砚的动作吸引,视线跟着移动,看见锈金袍袖中露出一截消瘦的手腕,上面的伤疤经过许多年月,微微泛白。

 

一串熟悉的玉珠时隐时现,轻轻磕在桌面,后又随着他的主人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