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暗棋 “朕也愿意成人之美”

第93章暗棋“朕也愿意成人之美”

程俊捏着手里的竹筒出神,夜深人静,篝火噼啪燃烧,值守的军队在营中有序巡视,步履整齐,盔甲相击,长长的影子投在军帐上。

离他驻军的不远处,一千精兵极速拔袭,只用了三天,便悄无声息地驻扎在了他的旁边。

而那领头之人,赫然是本应该驻守南郡的淮安王,高睿之。

他的身边,他曾经的统领、上级、老友、兄弟……浑身裹在斗篷之下,一脸漠然地摘下了头顶的连帽,静静地朝他看了过来。

……楚云砚。

他几乎克制不住自己的冲动,想过去揪起他的领子,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一个异性王侯、一个朝中重臣,外加上他们这囤于京城郊外,两万一千的精兵!

随便去找一个垂髫小儿询问,怕是都知道,他们想干些什么!

他当即如坠冰窟,可楚云砚却不给他解释,只是淡漠地看他一眼,便与淮安王一起进了军帐。

从帐中偶尔传来的只言片语中,他知道,西邙已败,他们吞并了他的土地和粮草,只是这个消息却没有上抵京城,而是被他们联手压下,恐怕陛下此时都被蒙在鼓里,还以为战事正酣!

楚云砚真是疯了!

他又一次开始怀疑,难不成当初他给他的调令是伪造的?

不、不可能,他又极快地推翻了这个猜想,那可是陛下的贴身之物,除了陛下自己愿意给,谁还能从他身上拿下来……

那这是陛下的意思?

可哪个皇帝会任由手下重臣于京郊囤兵?这得是多么大的殊荣和信任……难不成,不过六年,楚云砚已经在陛下心中这般可信了?

他越想越想不通,只能一脸阴沉地进了军帐,却在桌案上,一眼看见那被他日日妥帖保存、勾得他心痒难耐的竹筒。

这个竹筒,是楚云砚给他的。

就在上次他匆忙返回之前,他把这个东西塞给他,告诉他,“等到不得不打开的时候,再打开。”

他当时还觉得奇怪,心道,这又是什么考验他的办法?

可是此刻,看着几乎要抵上他脖子的铡刀,这个竹筒,反而成了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眼看就要逼宫谋反,祸及九族了,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时候吗?

他心一横,把竹筒一头稍稍向烛火倾斜,融化了封口的封蜡。

蜡油一滴滴坠落地面,竹筒中,一封密诏静静躺在中间。

他心中大喜,匆忙将其倒出,却只囫囵看了两行,便脸色大变,再一扫末尾,属于边云的军印覆盖其上。

这是一封出自陛下的军令。

***

陆宵沐浴出来,长长的乌发披在身后,他随意擦了擦滚落的水珠,蒸腾的热气散了些,他暂无睡意,斜歪在榻上,大脑一片放松。

殿内烛火通明,他发了会儿呆,而后从床头暗格里摸出本书看,眼熟的靛蓝色封面被他压在最下边,只露出一角,都能牵动起他的思绪。

唉……

他杵起下巴,澄圆的眼睛安静地耷拉了下来。

楚云砚说战事一切顺利,可四个月了,人怎么还不回来?

就算要和高睿之搞手段、耍心机,这也太长时间了吧!

而且,他现在对他要做事情只有些模糊的猜测,只知道他要把高睿之手里的兵士、粮草消耗得七七八八之后,再釜底抽薪,反将一军。

这主意倒是不错,一箭双雕,让高睿之与西邙两败俱伤,可是他一直想不明白,高睿之虽然急于求成,但也不至于三言两语便被楚云砚糊弄过去,他到底如何取信他的?

莫非,还有什么他预料不到的后手?

眼看楚云砚背着他捣鼓出这么大个主意,他真是又气又急,生怕把高睿之逼到山穷水尽,他拼死反扑,楚云砚孤身在他身侧,再多的兵力、谋划又能如何?远水解不了近渴!

一想到这,他好不容易给自己宽慰下去的怒火又蹭蹭往上冒。

自以为是、自作主张、先斩后奏、一意孤行!

他“啪”得把书页合住,猛地坐起来,眼睛圆睁,给自己气了个清醒。

原本想酝酿几分睡意,现在可好、更睡不着了!

他只能又默默劝了自己一通,寂静的深夜,烛火晃动,一声轻微的利器出鞘声,从屏风后突兀的响起。

“咔——”

陆宵自然是听到了,皇宫大内,他也没有紧张,只是透过那道薄薄的绢丝,看见被屏风所遮挡的,对立相持的两个人。

值守的暗卫只是示警,并没有出手,显然来者尚无危险。

“什么事。”

他扬声问了一句。

“陛下,臣求见。”

率先回答他的不是值守影卫,而是他向寒策叮嘱过,不要再让他参与护卫值守的人。

陆宵显然没有预料到他的到来,沉默了一阵,才开口道:“让他进来吧。”

一道影子迅速消失,另一个身影迈步,绕过屏风。

许久未见的寒阙仍旧是他一贯的打扮,霜白的劲装,高高束起马尾。

他此时看向陆宵,两人的目光短暂相触了瞬,而后,跪下行礼。

陆宵默默攥紧指尖,原本还算平静的心情彻底跌落了谷底。

他移开视线,冷淡道:“朕以为你走了。”

寒阙低头道:“陛下曾经说过,不忍臣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若有难处,不必逞强。”

陆宵半句话都不想说,沉默许久,才开口道:“难处?朕不杀你,已经是看在这么多年的情分上了!”

寒阙显然从最近的安排中察觉出了帝王的防备,他怅然若失,垂眸道:“陛下什么时候知道的?”

陆宵把手中的书扔开,烦躁道:“寒策说,那支箭离朕的心脉只差一寸,若再偏离一分,恐怕神仙难救……可看箭矢力度,刺杀之人定然是个高手,只是他多半时运不济,竟然错失这天赐良机。”

他伸手摸了摸胸口处至今没有消去的疤痕,他此时活着,所有人便都以为刺杀以失败告终,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若没有系统,他当真会因此丧命。

“一寸……”

他自嘲地看向寒阙,“朕中箭后,在场所有弓弩都被楚云砚扣下,可一番调查,却发现无论是参加围猎的大臣,还是值守的影卫,所有人的弓箭均一支不少。”

“后来,寒策却在这些弓弩中,发现有一把弓,弓臂有微不可查的形变,若不是熟悉这批弓弩的人,根本不会发现。”

“弓弩由尚方署于半月前交由影卫营统一管理,全新的弓身,怎么其他的弓没有问题,唯独这一把会有这种细微的变化?”

陆宵看向他,“当时寒策不在宫中,影卫营一切事务都经由你手,一些事情做起来也十分容易……比如,在某个暗卫的箭囊中多放一支不同形制的箭;重新调整暗卫的布防位置;以及,给一把弓动一些细微的手脚。”

“而后来你匆忙离宫,是去了南郡?”

寒阙沉沉应了声“是”。

陆宵道:“也就是这段时间,寒策接手布防,发现了那只信鸽。”

“它腿上的药丸被取下,还没查清楚是什么东西,影卫营中,却忽然有一个影卫,好端端的,竟然痛到在地上打滚。”

“用药物控制死士的手段并不罕见,寒策按着编号一一对过去,发现那把弓,是他的。”

“一个被药物控制的死侍,潜伏进影卫营中这么多年,不仅没有被发现,反而处处有人给予他便利。”

他看向寒阙,嗤笑道:“朕是该感谢你调了他的弓弩,给朕留了一线生机,还是该记恨你,默认了这场刺杀?”

“你是不是还自得于……这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计划?”

他胸口憋闷,大喘了一口气,“朕没想到你还会回来。”

“怎么?又接到了新的命令?”

寒阙并没有否认陆宵的话,只道:“……臣自知有负陛下。”

“臣早年于江湖行走,被他所救,所以答应帮他做三件事。”

“其一,将他的死侍安排至影卫营;其二,协助其刺杀陛下;如今是第三件……”

“于此夜,将陛下掠至京郊大营。”

“京郊……大营?”

乍听见这个词汇,陆宵反应了下,不可置信道:“……高睿之?”

不、不对……楚云砚怎么可能放任他于京郊囤兵,这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吗!

还是说……寒阙背后的人不仅是高睿之,还有另一股,他没有注意到的势力?

寒阙知道他的震惊,为他解惑道:“如今有两万一千兵马,于京郊密林中潜伏,其中两万,来自边云。”

这个回答,让陆宵心中一紧,脸色慢慢沉了下去。

边云。

“原来如此……”他冷冷笑了声,“想来,他们都在那里等着朕了。”

西邙的军报还停留在三日之前,楚云砚说,西邙溃败,他们正打算乘胜追击,战事定然半月可结。

而现在,他们一队人马却已经轻装简行,摸到京郊了。

刚刚他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终于于此刻迎来了答案,楚云砚这般作为,也不怪能取信于高睿之!

囤兵京郊……这是有多大的自信?觉得他肯定不会借此怪罪、发难,顺水推舟吗!

他有没有想过,这么大的动静,这事一旦宣扬出去,他该如何自处?!

陆宵瞬间捏紧了拳头。

楚云砚拿出如此“诚意”,难怪高睿之会为了奇袭,愿意把主力扔在南郡。

只是……他虽和楚云砚是合作关系,但如今兵力悬殊之下,他亦没有底气,所以这才启动了寒阙这颗暗棋。

如果能将他劫掠到手中,既能切断楚云砚的退路,又能趁着混乱之际,提前从他手里逼出诏书玉玺,反客为主。

一个两个,都聪明得很!

把朕当猴耍呢!

他怒火蹭蹭地冒,却还是努力压下情绪,深呼了一口气。

事到如今,他若不给反应,楚云砚怕是摸不清宫中情况,投鼠忌器。

他只能冷静道:“好啊,朕也愿意成人之美。”

“寒策。”

他扬声叫了一句,指了指寒阙,“找个轻功好的,易容成朕的脸,跟他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