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智能文明的毛细血管(第2页)
沈砚舟来社区调研时,正赶上Ai给小朋友打预防针。机器人护士举着针管说:\"别怕,就像小蚂蚁咬一下,打完给你看佩奇。\"哭鼻子的孩子立马止泪。\"你看,\"沈砚舟指着墙上的医疗网络图,\"城市大医院是树干,社区诊所是树枝,这些智能终端就是树叶,能把春雨般的医疗资源洒到每个角落。\"林深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老家有人得了急病,翻山越岭去县城医院的路上就没了,现在连村头的老槐树底下,都能享受到北京专家的诊疗。
85智能职培的脚手架计划
林深去楼下修鞋摊换鞋底,发现摊主老王正对着全息屏学编程。\"修鞋还得懂代码?\"老王举着沾着胶水的手笑:\"你不知道?现在补鞋机都是智能的,上周给李老师修皮鞋,机器说我用的胶水不对,推荐了环保胶,还能自动算出该收多少钱。\"
回家路上刷新闻,推送的\"制造业工厂机器人起义\"吓了他一跳——点开才知道是某汽车厂的流水线工人集体转型,以前拧螺丝的现在操控机器人,焊接工成了Ai编程员。林深把新闻转给沈砚舟:\"这波智能浪潮,会不会让好多人失业?\"对方秒回的全息投影里,正有个农民工模样的人在月球基地操作挖掘机(虚拟训练)。
\"所以我们搞了脚手架计划。\"沈砚舟调出全国职培地图,密密麻麻的光点覆盖了每个县城,\"系统会分析每个行业的淘汰风险,提前给工人搭转型的脚手架。就像盖楼,不能让老房子塌了才想起来建新的。\"他点开一个案例:东莞某电子厂的女工,系统根据她\"细心、手指灵活\"的特点,推荐她学珠宝设计,三个月后就在直播卖自己设计的银饰。
林深陪小区保安老周去职培中心体验。老周干了十年保安,总担心被智能门禁取代。系统给他做了3d技能扫描:\"您沟通能力强,适合学社区网格员;观察力敏锐,能考智能安防工程师。\"老周选了后者,戴上vr眼镜练习:\"看,这是模拟小区火灾,我得指挥机器人灭火,同时用广播疏散居民,系统还给我打分呢。\"
脚手架计划推出一年,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有直播\"农民转型\"的,河南老农通过系统学习无人机播种,对着稻田喊\"往左点,那边草多\",Ai帮他计算\"每亩播多少种子能增产\",现在他的合作社雇了三个大学生;有播放\"服务员变身\"的,火锅店服务员学做\"智能营养师\",给顾客推荐菜品时会说:\"您尿酸高,这毛肚得煮8秒,系统说这样嘌呤最少\";还有展示\"银发再就业\"的,退休教师通过适老化终端学直播授课,70岁的老太太教年轻人写毛笔字,粉丝比网红还多。
人社部发布的蓝皮书显示:\"技能转型成功率从35%提升到82%,新兴职业从业者中73%来自传统行业,零工经济从业者收入稳定性提高69%!\"林深的表哥以前开出租车,现在是\"智能车队调度员\",用Ai给一百辆网约车规划路线。\"以前一天跑300公里累成狗,\"表哥视频里说,\"现在喝着茶指挥机器人开车,挣得还比以前多。\"
沈砚舟在职业教育大会上举着手机笑:\"昨天收到个特别的求助,有个修钢笔的老师傅,系统帮他开了'老钢笔博物馆',现在00后都跟着他学书法。\"他调出全国职培数据瀑布流,\"智能不是要淘汰人,是让人从重复劳动里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就像脚手架,是为了让人站得更高。\"林深看着窗外——以前的修鞋摊变成了\"智能皮具护理站\",老王戴着智能手环给顾客的包做保养,手环突然提醒:\"该去上非遗传承课了,今天学苏绣补皮技术。\"
86智能零废的循环计划
林深家的智能垃圾桶又在\"唠叨\"了:\"厨余垃圾没沥干水,会招蟑螂哦;那个牛奶盒属于可回收,记得拆开洗干净。\"女儿捂着鼻子喊:\"爸爸快管管它,比妈妈还啰嗦!\"可当月底收到社区发的\"零废积分\",能兑换电影票时,小家伙立马改口:\"垃圾桶哥哥最好了!\"
小区门口的智能回收站更神。林深拎着一捆旧报纸过去,机器扫码称重,语音报数:\"1.2公斤,可兑换1.5度电,或者2个鸡蛋。\"旁边的阿姨正把废塑料瓶投进去,屏幕显示:\"您累计回收320个瓶子,相当于拯救了1棵大树,系统已给您孙子的教育基金存了58块钱。\"
\"这只是零废计划的毛细血管。\"沈砚舟的全息影像出现在回收站上方,他刚从塑料污染最严重的太平洋垃圾带考察回来,脸上还带着虚拟的海水痕迹,\"全球的垃圾处理系统都接入星球神经网了,从分类到回收再到再生,形成闭环。\"他点开全球实时数据:\"你看,上海的旧衣服被系统送到埃塞俄比亚,做成校服;柏林的废玻璃在东莞重生为光伏板;纽约的厨余垃圾在巴西变成有机肥料,种出的咖啡豆又运回美国。\"
林深跟着环保组织去参观垃圾焚烧厂,彻底被震撼了。智能焚烧炉会\"挑食\":\"这个电池不能烧,有重金属;那个泡沫可以烧,但得调到500度才不会产生二恶英。\"中控室的屏幕上,每个垃圾分子的去向都标得清清楚楚——热量变成电,灰烬做成环保砖,连烟气里的二氧化碳都被收集起来,送到温室种蔬菜。\"以前烧1吨垃圾产生300公斤碳排放,\"工程师说,\"现在反过来,还能回收200公斤可利用物质。\"
零废计划推行两年,地球的变化肉眼可见。有直播\"海洋清道夫\"的,无人船在太平洋用Ai识别垃圾,机械手精准捞起塑料瓶,系统计算\"这个瓶子在海里漂了3年,再生后能做5个渔网浮标\";有播放\"城市矿山\"的,北京的旧手机回收站一年提炼出3吨黄金,相当于少开采200吨矿石,系统给每个卖旧手机的人发\"地球守护者\"勋章;还有展示\"食物零浪费\"的,餐馆的智能冰箱会提醒\"这盘菜再不吃就坏了,打五折卖给夜班司机吧\",家庭厨余通过管道直送社区沼气站,居民做饭用的燃气账单上写着\"今日用了3公斤厨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