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量子邻里的文明跃迁(第3页)

222.5伦理委员会的量子裁决

林深坐在社区伦理委员会的会议室里,看着面前悬浮的量子骰子。今天要裁决的是元宇宙里的\"数字分身继承\"问题——一位老人去世后,他的虚拟化身是否该被删除。

\"根据量子永生理论,虚拟化身可以视为意识的延续。\"沈砚舟的全息影像作为委员会主席,声音带着金属质感,\"但家属要求删除,理由是'睹物思人'。\"

林深看着老人的虚拟化身在会议室里游荡,突然想起他生前教孩子们做木工的场景。\"能不能把化身的数据量子化?\"他提议,\"既保存记忆,又不占用系统资源。\"

委员会成员的全息影像开始讨论,印度代表的纱丽突然变成数据流:\"量子存储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这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

埃及代表的头巾飘出阿拉伯语字幕:\"我们可以用太阳能量子电池,既环保又经济。\"

经过三个小时的辩论,量子骰子突然停止转动,显示出绿色的\"通过\"。沈砚舟的影像变成法官模样:\"裁决如下:将老人的虚拟化身量子化存储,家属可随时通过量子密钥唤醒。\"

林深走出会议室时,看到张大爷正在用Ar眼镜和虚拟老人下棋。\"老伙计,这步棋你十年前教过我。\"张大爷的声音带着哽咽,\"现在轮到我教你新套路了。\"

沈砚舟的影像突然出现在他身边:\"老林,这个裁决已经被写入《全球邻里伦理宪章》,以后量子化身继承会成为标准流程。\"

222.6文明跃迁的量子涟漪

林深站在社区的量子观测塔上,看着远处的量子卫星发射升空。沈砚舟的全息影像从云端降下,虚拟衬衫上印着\"量子文明\"的星系图案。

\"老林,还记得十年前我们讨论的'高楼里的大杂院'吗?\"沈砚舟的声音带着回响,\"现在我们做到了,而且走得更远。\"

林深看着脚下的社区,量子网络像银河一样在楼宇间流淌。共享厨房飘出各国美食的香气,元宇宙入口闪烁着不同文明的符号,智能设备用多语言轻声问候居民。

\"你看那个。\"沈砚舟指着天空,量子卫星正在投射全球邻里热力图,光点从深圳向两极扩散,\"东京的共享育儿舱用了咱们的量子加密,里约的社区用元宇宙调解帮派冲突,连南极科考站都有了虚拟邻里节。\"

这时,林深的手机收到女儿的消息:\"爸爸,我在元宇宙教埃及小朋友包粽子,他们说要把这个节日加入社区日历!\"

社区广播突然响起多国语言的《茉莉花》,混着麦田的清香和烤馕的焦香。林深摸着栏杆上的量子传感器,感受到细微的能量波动,仿佛整个社区都在呼吸。

\"你发现没?\"沈砚舟的影像慢慢融入量子光流,\"这些量子技术、元宇宙空间,其实都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让住在高楼里的人,重新相信'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

林深笑了,举起手机拍下这一幕。在他的镜头里,量子芯片与传统农具共存,虚拟化身与真实笑脸交织,就像一杯混合着咖啡和茶的饮料,苦涩与甘甜交融,却让人回味无穷。

这,就是21世纪文明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