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时间银行存折:社区互助里的岁月账本
林深刚把共享枢纽的\"月度之星\"奖状贴在墙上,就被张大爷堵在了楼梯口。老爷子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帮赵大爷买菜3次,修轮椅1回\",字缝里还画了个歪嘴笑脸。
\"小林你给评评理!\"张大爷往沈砚舟手里塞了个搪瓷缸子,\"这时间咋算积分?我帮赵老头买菜,来回半个钟头;修轮椅蹲了俩小时,总不能跟年轻人跑趟腿算一样分吧?\"
沈砚舟刚调试完共享平台的新功能,闻言乐了:\"您这问题提得好!咱不如在枢纽旁边再弄个'时间银行',把大家帮人的时间存起来,以后自己需要了,再兑别人的帮忙。就跟存钱似的,存的是人情,取的是实在。\"
\"时间银行?\"林深摸着下巴琢磨,\"这不就是把'你帮我一时,我帮你一世'落到纸上了?上次李姐说她婆婆住院,想找人搭把手陪夜,社区里好几个年轻人举手,可她总觉得欠人情,要是能算成时间积分,她心里就踏实了。\"
正说着,刘奶奶挎着菜篮子从楼下上来,篮子里晃悠着两把水灵的小葱:\"可不是嘛!我那重孙子周末没人带,对门小周帮我看了半天,我想请她吃顿饺子,她非说'奶奶您教我包饺子就行'。这要是能算时间账,她教我用智能手机,我教她包饺子,不就两清了?\"
穿西装的男人抱着刚修好的书架路过,听见这话停下脚步:\"我爸上周想找人帮忙搬个大衣柜,找搬家公司要花两百块,其实社区里年轻小伙子搭把手就行,就是不好意思开口。这时间银行要是能成,大家互相帮着,既省钱又热乎。\"
林深干脆在共享枢纽的公告栏上贴了张\"时间银行征集意见表\",红笔写着\"你帮我1小时,我记1分;将来你需要,我还1小时\"。没到午饭点,表格周围就围满了人,铅笔头在纸上戳得沙沙响:
\"我会修水管,1小时算1分,想兑个年轻人帮我剪草坪——6栋老王\"
\"我能陪独居老人聊天,1小时换1分,将来想兑人帮我接孩子——2栋小陈\"
\"我教广场舞,1小时换2分(这活儿费嗓子),想兑人帮我弄社保认证——刘奶奶\"
\"你看刘奶奶多精!\"沈砚舟笑着指那行字,\"昨天我还刷到新闻,说现在全国好多社区都在搞时间银行,上海有个社区,老人存了500小时陪护时间,后来自己住院,直接兑了年轻人的陪夜服务,特方便。\"
林深找出个硬壳笔记本当\"时间总账本\",封面写着\"社区互助时间银行\",第一页工工整整画了表格:存户姓名、服务内容、时长、积分、兑换记录。\"咱得把规矩定明白,体力活和技术活分值一样,毕竟帮人都是真心;但特殊需求比如深夜陪护、紧急维修,能加倍积分,人家付出的精力不一样。\"
张大爷凑过来看了半天,突然拍大腿:\"我先存!昨天帮赵老头修轮椅蹲了俩小时,算2分;上周教小虎修自行车,一个钟头,算1分。将来我要是动不了了,就兑年轻人帮我推轮椅晒太阳!\"
说干就干。沈砚舟在共享平台上加了个\"时间银行\"模块,能扫码签到计时,还能自动生成电子存折。林深则在枢纽里摆了张木桌,放着总账本和几本分册,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就手写登记。
第一天开张,时间银行就热闹得像赶集。穿花衬衫的大叔扛着梯子来登记:\"刚帮4栋李奶奶换了灯泡,爬高上低的,算1小时不?\"
\"算!\"林深在本子上记上,\"您这属于高空作业,能算1.5分。\"
刘奶奶系着围裙跑进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我教小周包饺子,从剁馅到下锅,俩钟头!她学会了,我也累出一头汗,得算2分吧?\"
小周紧跟着进来,手里举着个保鲜盒:\"奶奶教得细,我给她装了盒刚做好的草莓酱,这不算积分,算额外谢礼!\"
正登记着,门口传来赵大爷的咳嗽声。老爷子拄着拐杖,手里攥着张纸条:\"我......我能存不?我没啥力气,但我会讲故事,年轻时在码头扛过大包,能给孩子们讲讲以前的事,1小时算1分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