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社区互助接力站:日常里的暖心事(第3页)
正说着,小程序\"叮咚\"响了一声,新的需求弹出来:\"今晚加班,求帮喂猫(8点左右),可帮明天带早餐——小李\"。!正好我明天要去早市,给你带套煎饼果子,不用抵积分,邻里邻居的!\"
沈砚舟把这段对话截了屏:\"你看,这就是最好的接力。开始可能还记着积分,后来就成了'顺便'、'应该的',这不就是咱小时候住大杂院的感觉吗?\"
夜幕降临时,接力站的灯还亮着。软木板上的便签被换了一批又一批,小程序的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林深在整理积分本,上面记着:\"王大姐送孩子3小时,存3分小李帮喂猫1小时,存1分张大爷修灯2小时,换学用电脑2小时\"......
突然,紧急呼叫器响了,是周奶奶家的红色按钮。林深和沈砚舟赶紧往6栋跑,推开门看见周奶奶正坐在沙发上喘气,手里攥着药瓶:\"老毛病犯了,心慌得厉害......\"
沈砚舟立刻打120,林深给周奶奶倒水喂药。没一会儿,社区医院的小王和张大爷也赶来了,小王给周奶奶量血压,张大爷在旁边安慰:\"没事没事,救护车马上就到,你那腌菜坛子我帮你看着呢......\"
救护车来的时候,周奶奶的脸色好多了。她拉着林深的手说:\"多亏了这呼叫器,不然我这老婆子......\"
\"您放心,\"林深帮她盖好毯子,\"等您出院回来,接力站的人轮流给您送热乎饭,保证比外卖香。\"
送走救护车,张大爷拍着胸脯说:\"我明早给周奶奶熬小米粥,我那新学的电高压锅,熬出来的粥糯得很!\"小王接着说:\"我每天去给她量血压,算志愿服务,不积分!\"
往回走的路上,晚风有点凉,沈砚舟把外套披在林深肩上:\"你看,这就是接力站的意义。平时帮着拎个菜、接个孩子,看着是小事,真到关键时候,这根接力棒就能救命。\"
林深望着社区里亮着的万家灯火,每扇窗户里都藏着故事:可能是谁在帮邻居热饭菜,可能是谁在帮老人读短信,可能是谁在灯下帮别人补衣服......这些事都太小了,小到不值得写进新闻,可就是这些小事,像一条条细细的线,把整个社区缝成了暖暖的被子,盖在每个人身上。
\"明天咱在接力站加个'故事角'吧。\"林深突然说,\"让大家把帮忙时遇到的暖心事写下来,贴在墙上。比如王大姐送孩子时,孩子给她唱了首新学的歌;比如快递小哥送苹果时,张老师教他认了种草药。\"
沈砚舟掏出手机记下来:\"再弄个'技能接力树',把谁教了谁啥本事都画上去,跟传习所的技能树连起来,咱这社区就成一片森林了。\"
走到接力站门口,林深看见软木板上新贴了张便签,是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的:\"我能帮大家收旧报纸,攒多了卖钱捐给流浪猫救助站——小虎\"。纸多!\"
林深笑着把门锁好,心里踏实得很。她知道,明天一早,接力站的门打开,又会有新的便签贴上来,新的求助被接走,新的温暖在社区里传递。就像那接力棒,你传给我,我传给你,谁也不会掉链子,因为大家都知道,总有一天,自己也会需要这根棒子,递到手里的时候,还是热乎的。
回家躺到床上,林深的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是接力站小程序的消息。打开一看,是周奶奶的女儿发来的:\"谢谢大家照顾我妈,等我回来,给大家做我最拿手的红烧肉,管够!\"带自酿的米酒,绝配!\"
林深笑着放下手机,黑暗里,社区的路灯像一串星星,照亮着每一条能走过的路。她想,这大概就是21世纪的社区吧,不用非得沾亲带故,也能把日子过成一家人的样子。你帮我一把,我拉你一下,再小的力气,凑到一块儿,就成了能扛事的力量;再小的温暖,传下去,就成了能暖心的光。
窗外的风穿过树梢,沙沙地响,像谁在说悄悄话。林深知道,那是社区里的故事,在夜色里慢慢生长,等着明天太阳出来,又会有新的接力,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