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塘后,我靠石磨发家了!只是岛岛而已
第15章 石墨记(第2页)
回到“石磨记”,苏窈立刻投入了紧张的筹备。她将绿豆泡发,用那方石磨细细磨成浆,过滤沉淀,制成上好的绿豆淀粉。一部分加入薄荷汁、蔗糖水,精心调配比例,倒入借来的木模中,准备做成晶莹剔透、带着薄荷清香的绿豆凉糕。另一部分,则被她用来试验一种新的、更符合主流口味的小吃——酸辣粉!
没有红薯粉,就用绿豆淀粉替代。苏窈将淀粉糊倒入特制的漏勺(用竹筒钻孔自制),让粉浆流入滚开的水锅中,瞬间凝结成半透明的细粉。捞起过凉水,根根分明,爽滑弹牙。关键在汤底和浇头!
她将买来的五花肉细细切成小丁,就在那青石磨盘上,用新打的厨刀剁成近乎茸状的臊子。热锅,用肥肉煸出猪油,下入臊子煸炒至酥香吐油,加入剁碎的野山菌丁、花椒粉、粗盐,小火慢熬,熬成一碗浓香扑鼻、色泽金黄的肉臊子。
汤底则用猪骨(买肉时特意要的)熬煮,撇去浮沫,加入姜片,熬成乳白浓郁的高汤。临用前,调入那珍贵的“酸浆”和自制的浓缩野果酸汁,再点入几滴用热油泼过的辣椒面(集市买的干辣椒自制),撒上碧绿的葱花和香菜末(野外采摘)。
一碗“石磨记”秘制酸辣粉便诞生了!晶莹剔透的绿豆粉浸在酸辣鲜香的浓汤里,铺上金黄酥香的肉臊菌菇臊子,再点缀翠绿的葱花香菜,香气霸道地弥漫了整个小院,勾得阿沅直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