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神(第3页)
像是这茬,他都觉得羡慕。媳妇的腿现如今是大好了,能走动,能下蹲,就是时间暂时还不能太长。人精神了,百酒派人过来的时候精神头很足,也不操心家里的事,自己做的双肩包一背,跟着人就上了马车。
当时村里人看了,谁不说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前他媳妇在家躺着,他家里穷得叮当响的时候,村里人什么脸色,现在,紧着推自己家的孩子,想让他带着去县城。
原本不怎么联系的叔伯家也来人了,他也不客气,既然送上门,那种在地里的药材就帮帮忙吧。这才让他带着儿子出了门,早些来了庄子。
钟喜正带着梁初三伐木,将好久都没点着的炕一一点燃,去去湿气,来了帮手更好,几人收拾起庄子。将四散各处的工具收拾齐整,又加装了各种方便取用工具的小槽子。这些凹槽根据工具大小设计,确保东西放在上面不会突然砸下来。
而二月份就在府城钟意楼的吴氏这大半个月已经做好了十多件成衣。
其中按照少女的身形设计了五套,而后是三套妇人的,一套老人和一套加大码的衣裙。
高矮胖瘦,样样考虑周全。
钟百酒拿到衣裳,同钟桂莲几人围着看,真是赞不绝口。这针线,这绣活,哪里比不上府城的绣娘?之前吴氏刚来钟家的时候。手上的料子都不太好,最常见的粗布,却能做的仔细合身,如今有钟百酒在后面提供资金支持,买来的布匹都是上好的珠光缎,外加各种珍珠宝石装饰,做出来的衣服贵气十足又不显张扬。
“太厉害了。这叫什么,高手在民间啊!”百酒摸着衣裳心里已经在想着四日后的成衣展了。
钟桂莲也不住点头,“希望到时候不要让各位夫人小姐们失望。”
如今钟意楼整个四楼都属于吴氏,衣裳怎么摆,看台怎么放,钟桂莲都是去问吴氏的意见。
吴氏受宠若惊,连连摆手,“我不过是一个乡下妇人,你们能来找我都是我的福气了,这除了做衣裳其实其他的我不怎么懂。”
从村里上来她住着的是钟家的大宅子,每日吃喝都和钟百酒几人一样,平日里不用做其他事情,只要做好衣裳就行,日子过的可舒坦了,这辈子都没想过能过这样的日子。
见吴氏是真的推辞,钟桂莲也没有强求,只是这几日带着女使们布置的时候会过来像唠家常一样,询问一下。
刚开始她有些拘谨,可后来钟桂莲带的人过来她也会跟着说两句,提提意见。要她说,那就是跟着白话几句,可以,但要做决定,那必定是缩头乌龟。
钟意楼的成衣展很是成功,名声甚至扬到了京城。来钟意楼四楼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可能订到衣裳的人却少之又少。
娟儿是一路听着钟意楼的传言到的府城。
刚从马车上下来,她“哇”一声,就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