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危机与信任(第3页)

 

找到了!一个名加密文件夹!他迅速输入复杂的双重密码,文件夹应声打开。里面是分门别类的子文件夹:原始素材库、筛选记录、组合修改日志、旋律创作轨迹、最终修订版本……每一个文件都标注着精确到毫秒的时间点!

 

顾沉舟毫不犹豫,立刻将整个文件夹以及程序本身的几个核心运行日志文件,全选、复制!他插上随身携带的高速固态移动硬盘,进度条在屏幕上飞速跳动。拷贝完成!他猛地拔出硬盘,金属外壳上还带着电脑散发的余温。他紧紧攥着这块小小的、此刻却重若千斤的“救命硬盘”,仿佛握着苏星晚沉甸甸的未来。他甚至来不及擦一把脸上的汗,将它死死地按进裤袋深处,转身再次狂奔而出!实验室的门在他身后重重地撞在墙上,发出巨大的回响。

 

回程的出租车,在顾沉舟不断加码的催促和加价承诺下,几乎开出了赛车的架势。当他再次冲进音乐厅后台那条熟悉的走廊,远远看到那间休息室紧闭的房门时,他感觉自己肺里的空气都快被榨干了,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铁锈般的血腥味。他扶着墙,大口喘息,汗水顺着下巴滴落在地毯上,留下深色的印记。抬起手腕看表——离两小时的极限,仅剩最后七分钟!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气血,整理了一下狼狈不堪的衣襟,用尽全身力气挺直脊背,然后上前,敲响了休息室的门。

 

门开了。里面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如同探照灯般聚焦在他身上——评委们严肃而审视,苏星晚则是绝望中骤然燃起一丝微弱星火的期待。

 

顾沉舟没有一句废话,直接将那块小小的移动硬盘,如同呈上最珍贵的贡品般,双手递到了主评委面前的桌面上。他的声音因为剧烈的喘息和极度的紧张而沙哑,却清晰无比:

 

“证据…都在这里。硬盘里是完整的创作过程日志文件。所有操作,从算法生成原始素材开始,到苏星晚同学每一次筛选、组合、修改、添加原创旋律、调整结构直至定稿……全部过程,精确到毫秒的时间戳记录,无法伪造。各位老师可以任意查看、验证。”

 

接下来的时间,对休息室里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评委们立刻行动起来。一名精通技术的年轻评委迅速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硬盘。主评委和其他人则围拢过去,目光紧紧盯着屏幕。房间里只剩下鼠标点击声、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低语询问。

 

顾沉舟和苏星晚被示意坐在稍远的椅子上等待。苏星晚的身体依旧在微微发抖,双手冰凉。顾沉舟坐在她身边,虽然同样疲惫不堪,却用自己温热的手掌紧紧包裹住她冰冷的手,无声地传递着力量。他的目光则一瞬不瞬地盯着评委们脸上的表情变化。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评委们的神情,从最初的极度严肃、带着审视和怀疑,随着屏幕上不断滚动展示出的详实记录——那些清晰的时间线、那些属于苏星晚独特的修改笔迹(在程序界面上留下的注释)、那些与最终成品丝丝入扣的创作轨迹——而逐渐发生着变化。疑虑的坚冰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开始缓慢地、无可逆转地消融。他们时而低声交流几句,指着屏幕上某处记录,眼神中的凝重被惊讶和了然所取代。

 

终于,主评委长长地、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缓缓抬起头,目光越过电脑屏幕,落在了苏星晚苍白的脸上。那眼神中的冰冷和审视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

 

他站起身,走向苏星晚,脚步沉稳。休息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苏星晚同学,”他的声音不再冷硬,而是恢复了一位长者应有的沉稳,甚至带着一丝温和,“经过我们几位评委对顾沉舟同学提供的全部电子记录进行详细、审慎的核查……”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其他评委,大家均微微颔首表示确认。

 

“我们一致确认,”主评委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安静的房间里,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这些日志文件真实、完整、逻辑严密,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熵光鸣想录》这首曲子,从最初构思到最终完成的全部核心创作过程,完全由你本人主导并完成!所谓的‘抄袭’指控,是毫无根据的误解!”

 

他微微向前倾身,语气诚恳:“对于刚才在公开场合给你带来的困扰和压力,以及在核实过程中必要的严肃质询,我们组委会,表示深深的歉意!你的才华和原创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和保护。这场风波,责任不在你。”

 

“误会”解除的宣告,如同天籁之音,穿透了所有厚重的阴霾。

 

苏星晚一直紧绷到极限的神经,在这一刻骤然断裂。一直强忍在眼眶里、倔强地打着转的泪水,终于再也无法控制,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不是委屈,不是悲伤,而是一种劫后余生、沉冤得雪的巨大情感洪流!她站在休息室门口,灯光映照着她泪流满面却焕发出惊人光彩的脸庞。她看着几步之外同样疲惫不堪、汗水浸透衣衫的顾沉舟。

 

他站在那里,脸色因剧烈奔跑和高度紧张而显得有些苍白,头发凌乱,衬衫皱巴巴地贴在身上,整个人显得异常狼狈。可他的眼睛,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此刻盛满了如释重负的欣慰、无与伦比的骄傲,还有对她毫不掩饰的、深沉的心疼。

 

所有的语言在这一刻都显得苍白无力。苏星晚什么也没说,只是缓缓地、一步一步地走向他。高跟鞋踩在柔软的地毯上,发出轻微的闷响,每一步都像踩在彼此的心弦上。她走到他面前,仰起满是泪痕的脸,然后伸出双臂,紧紧地、紧紧地抱住了他!仿佛要抓住生命中唯一的浮木,要将自己所有的恐惧、委屈、感激和后怕,都融入这个拥抱里。她的身体在他怀中微微颤抖,压抑的呜咽声闷在他的胸口。

 

“沉舟……”她的声音破碎不堪,带着浓重的鼻音和哽咽,“谢谢你……真的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今天……我今天……”她泣不成声,无法再说下去。

 

顾沉舟的身体在最初的僵硬后,瞬间软化下来。他抬起手臂,将这个颤抖的女孩更深地、更牢固地拥进自己怀里。一只手紧紧环住她的肩背,另一只手则温柔地、带着无限怜惜地,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脑勺,手指穿过她微凉的发丝。他低下头,下颌轻轻抵在她的发顶,感受着她的颤抖和泪水浸湿他衬衫的温热。

 

“傻瓜……”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近乎叹息的温柔,在她耳边轻轻响起,气息拂过她的耳廓,“你是我的星晚啊……我怎么可能……不相信你呢?” 他收紧了手臂,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我一直都在。别怕,都过去了。”

 

在这个充满了泪水、汗水、疲惫与巨大释然的拥抱里,在这个被风暴洗礼后的狭小空间里,周围的一切——严肃的评委、冰冷的墙壁、门外隐约传来的嘈杂——都彻底模糊、淡去、消失了。世界缩小到只剩下他们彼此紧贴的心跳,只剩下这份在危机淬炼下愈发闪耀夺目、坚不可摧的信任与深情。

 

比赛在短暂的混乱后重新步入正轨。当苏星晚的名字再次被报出,她重新走向那架见证了她荣耀与风波的斯坦威时,心境已然天翻地覆。指尖再次触碰琴键,流淌出的《熵光鸣想录》依旧空灵美妙,却多了一份淬火后的坚韧,一份为自证清白、为不负所托而燃烧的、更加纯粹而强大的力量。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宣告:我即是我,无可替代。

 

最终,当获奖名单公布,苏星晚的名字被高声念出,她荣获本届“星耀杯”钢琴大赛原创组银奖(金奖空缺)时,掌声再次雷动,这一次,再无任何杂音,只有纯粹的祝贺与敬意。她站在领奖台上,聚光灯温暖地笼罩着她。手中的水晶奖杯沉甸甸的,折射着璀璨的光芒。她的目光越过鲜花和人群,精准地落在那个人身上。

 

顾沉舟站在台下,依旧在鼓掌。他的脸上带着温和而由衷的笑意,眼神清澈明亮,里面盛满了欣慰、祝福和一种“我就知道你可以”的了然。那目光,比任何奖杯的光芒都更让苏星晚感到温暖和踏实。她举起奖杯,向着他的方向,露出了一个含泪的、无比灿烂的笑容。这份荣誉,不只属于她深夜孤灯下的坚持,更属于那个在她世界崩塌时,毫不犹豫为她擎起一片天的少年。这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不仅让她的音乐梦想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更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烈火,将他们之间那份朦胧的情愫彻底锻打、淬炼,显露出其下坚不可摧的信任基石。

 

然而,当庆贺的喧嚣逐渐散去,当苏星晚与顾沉舟带着奖杯和疲惫走出音乐厅,融入城市璀璨的夜色时,他们并不知道,这场风波的涟漪并未真正平息。在灯光照不到的暗处,一双眼睛或许正透过人群的缝隙,阴鸷地注视着他们相携离去的背影,眼神复杂难辨。音乐厅外巨大的电子屏幕上,还在循环播放着获奖选手的信息和苏星晚演奏的精彩片段剪辑。而在网络世界的某个角落,一个匿名的帖子或许正在悄然编辑,标题带着刺眼的不怀好意:《星耀杯银奖得主?深扒“原创才女”背后的技术推手与“创作”疑云》……平静的水面之下,新的暗流,正悄然汇聚起危险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