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联合攻坚与暗流涌动(第2页)
“时间窗口很短,”顾沉舟适时接过话头,声音沉稳有力,“风暴的巅峰破坏期预计只有六到八小时。我们必须在这短暂而宝贵的混乱期内,完成突破、登陆、突入核心区域的任务。这要求我们摒弃门户之间,整合所有力量,制定一个高度协同、精密到秒级的作战计划。任何一环的延误或失误,都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共识,在风暴的启示下达成了。争论的坚冰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迫在眉睫的紧迫感和必须精诚合作的沉重压力。
接下来的数十个小时,整个联合指挥中心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核心。巨大的屏幕上,分割成无数区域:实时更新的风暴路径预测、岛屿防御系统的动态弱点分析、各参战部队的集结位置、装备状态、后勤补给线……参谋人员穿梭忙碌,通话声、键盘敲击声、纸张翻动声汇成一片紧张的背景音。
一份名为“雷霆破晓”的联合行动方案,在无数次的推演、争吵、修改中逐渐成型。
“空中突击集群由美洲‘游骑兵’第一营、欧罗巴‘风暴突击队’A组担任尖刀,”顾沉舟站在巨大的三维沙盘前,手中的激光笔指向岛屿核心区域上空,“利用风暴对防空雷达和通讯的最大干扰期,搭乘最新型‘夜枭’隐身突击运输机,在超低空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以最高风险系数实施伞降,目标——直接落点控制岛屿中央指挥枢纽‘主脑’建筑外围!”
沙盘上,代表突击运输机的蓝色光点,如同离弦之箭,顶着模拟风暴的红色旋涡,强行刺向岛屿心脏。
“水下渗透分队,由东亚‘龙隐’水下作战组、沙海‘金蝎’蛙人部队组成。”激光笔移向岛屿北部一片被标注为“潜流区”的崎岖海岸,“风暴引发的巨浪和浑浊水流,将极大削弱近海水下声呐和感应器的效能。你们将搭乘特制超静音微型潜航器,利用这片天然混乱区隐蔽接近,目标是破坏岛屿西侧岩层内的主能源反应堆冷却系统!瘫痪其能源,等于废掉这头钢铁巨兽一半的力量!”
代表潜航器的绿色光点,如同深海幽灵,悄然滑向岛屿的致命软肋。
“正面佯攻与火力压制群,”激光笔扫过岛屿南部相对平缓但防御最强的滩头,“由大夏‘利剑’特种旅、法兰西‘外籍军团’突击队负责。任务最艰巨,也最危险。在风暴达到顶峰、敌人注意力被空中和水下吸引时,你们将发起强攻!目标不是登陆,而是制造最大规模的混乱,吸引并牢牢钉死敌海岸防御部队和预备队!为空中和水下创造决定性机会!”
代表登陆艇和装甲力量的红色箭头,如同奔腾的熔岩,义无反顾地撞向岛屿南部那片代表死亡的火力网。
“远程精确打击与信息支援,”苏星晚的声音从情报分析区传来,她面前是密密麻麻的信号分析图谱,“由我方‘守夜人’信息作战小组,联合各参战国太空及电子战力量负责。在行动发起同时,对岛屿已知的通讯节点、雷达站、防空指挥中心实施高强度电磁压制和精确的‘点穴式’导弹打击!确保敌人指挥系统在风暴和攻击的双重打击下,陷入最大程度的瘫痪和混乱!”
沙盘上空,代表电磁脉冲和导弹轨迹的紫色、白色光网骤然亮起,覆盖岛屿的关键节点。
计划庞大而精密,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成功,都依赖于其他环节的完美配合。风暴,是共同的契机,也是共同的挑战。
然而,再完美的计划蓝图,也需要由人去执行。当来自不同国度、拥有迥异作战文化和传统的精英战士们,被强行纳入同一个高度协同的作战框架下时,磨合的阵痛不可避免,甚至演变成了危险的裂痕。
代号“雷霆熔炉”的大型联合模拟对抗演习场,位于地下深处一个广阔的人工穹顶空间。这里利用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和物理模拟装置,近乎百分百还原了“深渊王座”岛屿的核心区域地形和防御设施。
此刻,模拟的中央指挥枢纽“主脑”建筑外围区域,一场激烈的巷战推演正在上演。
“A1小队!报告位置!你们偏离预定路线超过三十米!立刻修正!”通讯频道里,传来美洲“游骑兵”指挥官杰克逊准将严厉的呵斥。他通过监控屏幕,看到扮演进攻方的“龙隐”小队没有按照计划从主通道佯攻吸引火力,而是利用建筑废墟,试图从侧翼一处狭窄的维修管道进行渗透。
“杰克逊准将,预定路线完全暴露在敌方预设交叉火力下,是死亡陷阱!维修管道虽然狭窄,但能避开主要火力点,直接威胁其内部支撑结构!”山本一郎大佐的声音在公共频道响起,冷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战术判断。
“山本大佐!演习就是实战!计划就是命令!你们擅自改变路线,会打乱整个攻击波次!b2小队已经按计划压上,现在他们侧翼完全暴露了!”杰克逊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果然,监控屏幕上,扮演防守方的“风暴突击队”士兵利用“龙隐”小队偏离路线留下的空档,一个精准的侧翼火力点被激活,瞬间将按计划推进的“游骑兵”b2小队“歼灭”在模拟的街道上。
“见鬼!”杰克逊一拳砸在控制台上,“又是这样!你们只考虑自己的战术最优解,完全不顾及整体协同!这是团队作战,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表演场!”
“个人英雄主义?”山本一郎的声音也冷了下来,“杰克逊准将,盲目执行明显存在缺陷的指令,让士兵去送死,这才是最大的不负责任!我们的任务是摧毁目标,不是成为计划僵化执行的祭品!”
类似的冲突在演练场各处上演。负责正面佯攻的“外籍军团”士兵抱怨“利剑”旅的火力压制不够凶猛,导致他们承受了过大的“伤亡”;水下渗透组则对支援他们的空中火力覆盖时机表示不满,认为过早暴露了他们的接近路线……语言不通造成的误解,战术手势的细微差异,火力掩护节奏的快慢不一,甚至对危险信号的判断标准不同,都成了摩擦的火星。
更深的隔阂在于指挥链。尽管设立了联合指挥部,但各部队指挥官潜意识里,依旧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直属部队的能力和指挥方式。在瞬息万变的模拟战场,信息传递往往出现延迟或选择性过滤,关键时刻的命令执行也难免打折扣。一次完美的协同突击,可能因为某个小队零点几秒的犹豫或快进,导致整个战术链条崩断。
紧张的气氛从模拟场蔓延回休息区和指挥中心。不同国家的士兵们虽然表面上维持着礼节,但眼神中的不信任和隐隐的竞争意识却无法掩饰。食堂里,不同部队的士兵往往各自聚队,低声用母语交流,气氛微妙。
顾沉舟站在巨大的单向玻璃幕墙后,沉默地注视着模拟场内又一次因配合失误而导致的“全军覆没”。代表失败的刺耳警报声在穹顶空间回荡。他身边,苏星晚眉头紧锁,快速翻看着一份由行为分析师提交的报告,上面详细记录了演练中出现的上百次协作问题和潜在的文化冲突根源。
“这样不行。”顾沉舟的声音低沉,带着金属般的冷硬,“风暴不会等待我们解决所有分歧。再这样下去,真实的战场上,这些裂痕会要了所有人的命。”
苏星晚合上报告,目光锐利:“必须打破壁垒,强制融合。不仅是战术层面,更是心理层面。”
顾沉舟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大步走向演习导演控制台,拿起麦克风,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演练场和休息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全体参演单位注意!模拟对抗暂停!所有人员,包括指挥官、参谋、一线战斗人员,立即到中央简报大厅集合!立刻!”
命令如同惊雷。片刻后,巨大的中央简报厅被来自不同国度、穿着不同制式作战服的精英们填满。空气中弥漫着困惑、疲惫和一丝未消的怨气。
顾沉舟没有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而是走到了大厅中央,站在所有士兵的目光焦点之下。他环视着这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却同样写满骄傲与倔强的面孔。
“看看你们周围。”顾沉舟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嘈杂,“看看站在你左边的人,右边的人。他们或许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战术手册不同。但此刻,我们所有人身上,都背负着同一个东西——人类的未来!”
他停顿了一下,让沉重的字句砸进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