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白云兴言
第72章 此子当兴 归园之影(第2页)
“浅见?”文若先生直起身,脸上露出一丝近乎自嘲的苦笑,随即化为真诚无比的推崇,
“若公子之论为浅见,那天下读书人,十之八九皆在梦中呓语了!”
隔壁密室,景宸霍然从铜镜前站起!
他深邃的眼眸中,再无半分之前的审视与玩味,只剩下浓浓的震惊与…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忌惮!
文若先生竟给出如此评价和待遇?
这陈九展现的,已非才学,而是一种足以开宗立派、颠覆认知的思想体系!其价值…难以估量!
张侍郎激动得几乎要鼓掌叫好,钱阁老看着文若先生郑重的姿态,再看看神色平静的陈九,最终也只能在心底喟然长叹:“后生可畏…此子当兴!”
陈九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远超预期的“厚礼”,并未显出狂喜,只是眼中掠过一丝了然和更深沉的思虑。
他再次躬身,姿态不卑不亢:“承蒙先生厚爱,如此抬举,学生愧不敢当,能入书斋览群书,与先生坐而论道,乃学生毕生之幸,陈九…拜谢先生!”
他没有推辞,坦然接受了这份“学友”之谊。
“好!好!好!”文若先生连道三声好,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仿佛放下了一块大石,
“陈公子快人快语,老夫心甚慰!今日清谈,酣畅淋漓,受益良多。公子肩伤初愈,不宜久坐,且先回府静养,待公子方便之时,可随时持此玉牌前来。”
他取出一枚温润的白玉小牌,上面以古篆刻着“琅琊”二字,边缘有细微的云纹缭绕,透着不凡的气息,递给了陈九。
这便是通行琅琊书斋的信物。
清谈结束,陈九在张侍郎热切的目光和钱阁老复杂的注视下,告辞离去。
静室门扉合拢,只剩下文若先生一人。
他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凝重。
三皇子景宸慢慢的走出,
“殿下,陈九已去,其人如渊,深不可测!
其学非圣贤所授,自成体系,法度森严,逻辑如铁,尤重实证、推演、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