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此子陈九 烂泥陈九(第2页)


 他走到自己的席位前,早有侍者奉上美酒。景宸端起玉杯,姿态优雅地一饮而尽。


 众人的目光随着他的动作移动,但焦点,始终不离他身侧那个沉默的青衫身影。


 “殿下客气了。”


 一个苍老而洪亮的声音响起,带着刻意的热情,


 一位须发皆白、身着紫棠色锦袍的老翰林站起身,正是孔希声。


 他脸上堆着笑,目光却如同探照灯般在陈九身上扫视,


 “殿下能来,实乃此次雅集之幸,只是……”


 他话锋一转,笑容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和“关切”,看向景宸身旁,


 “不知殿下身边这位……气度不凡的年轻俊彦,是哪家高门的麒麟儿?恕老夫眼拙,一时竟未能认出。”


 这一问,如同点燃了引信!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目光灼灼地看向景宸,等着他介绍,或者说,等着看陈九如何被当众“定位”。


 景宸放下酒杯,脸上的笑容不变,甚至带上了一丝欣赏的意味,他侧身,将陈九的身影完全展露在众人面前,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


 “孔师谬赞了,这位,便是近来名动洛京,于琅琊书斋清谈之上,得文若先生公开宗立派之誉,纵论江南水患漕运、见解精辟的陈九,陈公子!”


 “陈九?”


 “他就是那个庶人陈九?!”


 “文若先生开宗立派之誉?竟是他?”


 “三殿下竟亲自引他入席?”


 虽然早有猜测,但当景宸亲口确认,并以如此郑重的姿态介绍,甚至点出“文若公赞誉”时,整个大殿还是瞬间炸开了锅!


 惊呼声、难以置信的低语声、倒吸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勋贵席位上,许多人脸色变得极其难看;清流之中,亦是神色各异,有好奇,有审视,更有毫不掩饰的鄙夷。


 “原来……竟是陈九公子!”


 孔希声脸上的“疑惑”瞬间化为“恍然”,随即又转为一种极其夸张的“惊喜”和“敬仰”,声音洪亮得近乎做作,


 “久仰公子大名!如雷贯耳!琅琊书斋清谈之论,老夫虽未能亲临,然听闻公子拆解江南困局,条分缕析,直指本源,更献退耕还林、筑坝调沙等惊世良策,实乃经世大才!老夫钦佩之至!今日得见公子真容,实乃三生有幸!”


 他对着陈九的方向,竟微微拱手示意。


 这突如其来的、近乎谄媚的吹捧,让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谁都看得出孔希声这“敬仰”背后的虚浮与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