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白云兴言
第110章 流毒千里 暗箭穿心
贡院深处,明远楼上。
本届春闱的主考官、礼部右侍郎王俭,正凭栏而立,俯瞰着下方如同蚁群般散去的考生。
他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飘洒胸前,眼神锐利如鹰,是朝中有名的清正刚直之臣。
此刻,他眉头微锁,脸上并无主考结束后的轻松,反而带着一丝凝重。
副主考和几位同考官侍立一旁,气氛有些沉闷。
阅卷尚未开始,但一种无形的压力已经笼罩。
“王大人,考生们似乎……议论纷纷?”一位同考官试探着开口。
王俭没有回头,目光依旧投向下方喧闹的人潮,声音低沉:“考后议论考题,本是常事。只是这议论的风向……有些不同寻常。”
他方才在高处,虽听不清具体言语,但考生们围聚议论时那种骤然升腾的激动、指指点点的手势、以及频频望向某个方向的复杂眼神,都落入了这位经验丰富的主考官眼中。
那绝非寻常考后对答案的讨论,更像是在传播某种爆炸性的、充满争议的消息。
就在这时,王俭的心腹长随匆匆登上明远楼,附在他耳边低声急语了几句。
王俭的脸色瞬间变了!他那双阅尽世情的锐利眼眸中,猛地爆射出难以置信的精光!
“此言当真?”他霍然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看向长随。
长随重重点头,低声道:“下面考生都在传,沸沸扬扬,据说源头是孔御史门下的张举子,言之凿凿,说文若先生于考前数日在澄心阁小会上,曾出示一前朝孤本残篇,其上所载题目……”
长随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与陛下钦定、我等亲手密封的今科策论考题,一字不差!且……陈九当场论之,文若先生赞其必为魁首!”
“澄心阁……文若……古籍残篇……考题一致……陈九……”这几个词如同重锤,狠狠砸在王俭的心头!
作为主考,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考题的绝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