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勋贵狂欢 烂泥缠身(第3页)


 流言在勋贵圈子里传播得更快,也更恶毒,充满了对陈九出身、伤势的嘲弄和对公主“养面首”、“徇私枉法”的污蔑。


 流言的毒雾,不可避免地弥漫到了权力中枢。


 礼部衙门,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


 主考官王俭将自己关在值房内,面前摊开的是刚刚誊抄密封好的、属于陈九的那份策论答卷。


 他尚未启封,但流言的内容如同跗骨之蛆,不断在他脑海中回响。


 “一字不差……澄心阁……提前演练……”


 王俭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


 作为以清正刚直着称的主考,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


 若流言为真,这将是他仕途上最大的污点,更是对科举制度最致命的打击!他承受不起这个责任,朝廷更承受不起!


 他拿起笔,又放下。


 他想立刻拆开陈九的答卷,看看是否真如流言所说,与澄心阁所论高度吻合。


 但理智告诉他,这不合程序,也容易授人以柄,可若不看,这疑云如同巨石压在心口,让他坐立难安。


 “大人,”心腹长随小心翼翼地进来,


 “都察院孔希声孔大人递了帖子,想就今科策论……与大人探讨一二。”


 王俭眼神一凝,孔希声!流言的推手!他此时来访,目的不言而喻,定是施压!


 “不见!”王俭断然拒绝,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告诉他,阅卷期间,本官闭门谢客,一切按章程办!让他有本,朝堂上去奏!”


 长随退下后,王俭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密封的答卷上,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最终,他提起朱笔,在密封袋上重重写下几个字:“疑涉泄题,特封待勘!”并加盖了自己的私印。


 这份答卷,在阅卷开始前,便已被打上了“可疑”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