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朝堂暗流 景帝震怒

朝堂之上,亦是物议汹汹,如同海啸:


 “严惩舞弊逆贼陈九!还科举朗朗乾坤!”


 “镇国公主必须给天下士子一个交代!交出陈九,自清府邸!”


 “王俭渎职包庇,罪不容赦!当立即罢官下狱!”


 “文若先生何其无辜!一世清名毁于小人之手!朝廷必须为其正名!”


 清流内部,柳方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撕裂与重压。


 他试图为陈九辩解几句:“陈九之才,琼林苑可见一斑……澄心阁所论,未必便是答卷……需待三司明察……”


 然而,他的声音立刻被愤怒的浪潮淹没。


 “柳公!事实俱在,人证物证确凿,您还要为那舞弊之徒开脱吗?”


 “文若先生何等人物!岂会自污清名?他痛悔至此,岂能有假?陈九就是利用了文若先生的善心!”


 “柳公莫非也受了公主府的压力?清流风骨,贵在持正!此时若徇私,我辈清名何存?”


 质疑、失望、甚至隐隐的指责,如同冰冷的鞭子抽打在柳方正身上。


 他脸色铁青,孤立无援,连柳明薇也因“在场人证”的身份而备受瞩目和压力,无法轻易发声。


 勋贵集团则彻底陷入了幸灾乐祸的狂欢。


 安平伯府内,陈烈抚掌大笑,快意无比:“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烂泥就是烂泥,爬得再高,终究要摔回粪坑!这次看那贱婢如何保他!”


 他们不遗余力地煽风点火,将陈九描绘成依靠公主裙带、不学无术的弄臣,将公主塑造成为私欲践踏国法的祸水,各种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在勋贵圈子里肆意传播,进一步毒化着舆论。


 压力,不再是虚无的流言。


 它已凝聚成一座庞大无比、寒光凛冽的冰山!带着千钧之力,裹挟着“民愤”、“士怨”、“清流悲鸣”、“勋贵怒火”,发出令人牙酸的碾压声,轰然压向帝国的心脏——皇宫,重重地砸在了景帝的御案之上!


 皇宫,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龙涎香的气息被一种无形的、混合着愤怒与焦躁的戾气所驱散。


 景帝面沉如水,负手立于巨大的舆图前,背影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几乎要倾覆,最上面,正是孔希声那份措辞最毒辣、引据最“详实”、煽动性最强的弹劾奏章。


 旁边,还有几份紧急密报,详细记录了文若府邸那场“悲情戏”的全过程以及洛京城内沸腾的物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