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这个剧情 还是不对(第2页)
“肃静!”李严终于从震惊中回神,猛地一拍惊堂木,声震屋瓦,强行压下所有窃窃私语和混乱思绪。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叩首不起的文若身上,声音沉凝而威严:
“案犯文若!你伪造古籍、构陷士子、意图牵连皇亲、亵渎科场、扰乱抡才大典,所犯之罪,罄竹难书!更兼当堂供认不讳,罪证确凿!来人!”
“在!”堂下衙役轰然应诺。
“将案犯文若,除去衣冠,锁拿收监!严加看管!待本官与赵寺卿、冯御史联名具本,详述案情,奏明圣上,恭请圣裁!”
李严的声音斩钉截铁,文若身份特殊,又是主动认罪,如何处置,最终还需景帝定夺。
“喏!”两名如狼似虎的衙役立刻上前,毫不客气地剥去文若象征士大夫身份的儒巾和深衣,露出里面灰白的中衣。
沉重的铁链“哗啦”一声套上他枯瘦的脖颈和手腕。文若身体猛地一颤,却并未挣扎,任由衙役粗暴地将他架起。
他抬起头,浑浊的目光最后一次扫过堂上堂下,掠过陈九平静的脸,掠过景宸悲悯的眼,掠过柳明薇复杂的眸,最终停留在那面金漆屏风上,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扯动了一下,仿佛一个解脱,又似一个无声的嘲讽。
随即,他便如同一个失去灵魂的破布口袋,被拖离了公堂,只在冰冷的地砖上留下一道模糊的拖痕。
这昔日文坛北斗、清流象征的彻底崩塌,让整个公堂再次陷入一片压抑的死寂。
李严的目光转向陈九,语气缓和了许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陈九,今经三司会审,案犯文若已亲口供认其伪造古籍、构陷于你之罪行,你于贡院答卷,经当堂比对,确系临场所创,才思卓绝,并无舞弊情事。你之冤屈,已然昭雪!”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郑重:“然此案牵涉甚广,文若认罪伏法,其罪责最终如何论处,仍需陛下圣裁,你暂且……回府静候消息。本官等必当在奏本之中,详述你之才学与冤屈,为你正名!”
“谢大人明察。”陈九深深一揖,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丝毫沉冤得雪的狂喜。
他直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堂上三位主审官,扫过旁听席上神色各异的众人,最后,他的视线精准地捕捉到被衙役拖至门口的文若那最后回望的一瞥。
那眼神,空洞,灰败,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释然?以及,一丝极淡、却如跗骨之蛆般的……阴冷。
陈九的心猛地一沉。这认罪,这眼神……绝非终点!
他收回目光,不再停留,转身,在无数道复杂难辨的目光注视下——有震惊未消,有恍然大悟,有钦佩,有嫉恨,有劫后余生的茫然——挺直脊梁,一步步走出了这刚刚见证了一场惊天逆转与崩塌的森严公堂。
衙门外,人潮尚未完全散去。当陈九那身半旧靛青棉袍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人群瞬间爆发出更大的声浪!
“出来了!陈九出来了!”
“怎么样?结果如何?”
“文若先生……文若先生真的认罪了?!”
“天啊!竟然是真的!文坛北斗……自毁清名构陷他人?!”
“陈九……他真的是清白的!”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野火,瞬间席卷了洛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