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贪官治水 效果更好
他抬起头,看向阿素,眼中锐利的光芒被一种更务实、更迫切的忧虑所取代:“水患,才是悬在江南百万生灵头顶的铡刀!
高文渊、顾家这些蠹虫,死有余辜,但现在杀了他们,只会让赈济的粮道更加混乱,让治水的堤坝无人督造,让灾民彻底失去最后一点指望!
他们盘踞江南数十年,根系深扎,骤然拔除,留下的只会是更大的烂摊子和权力真空,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阿素微微颔首,面纱下的眸光闪过一丝了然:“所以,你宴席之上引而不发,只以漕粮损耗敲打,既震慑其心,又不至于立刻逼其狗急跳墙,就是要让这把悬在他头顶的剑,逼着他……去治水?”
“不错!”
陈九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一处标记着险字的河段——姑苏城外三十里,清水河与运河交汇处,堤坝年久失修,是此次水患溃决风险最高的地方之一。
“贪官污吏该死,但不是现在!他们的命,要用来换灾民的活路!”
陈九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
“高文渊身为盐运使,虽主要管盐,但漕运、河道疏浚亦在其职权之内,他在江南经营多年,手下有熟悉河道、督造工事的吏员,有调动部分地方厢兵、征调民夫的权利,更有与地方豪强、商贾协调物资的渠道!这些,都是眼下治水急需的!”
他走到桌案前,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厚厚一叠文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勾勒着详细的治水方略:何处需紧急加固堤坝,何处需开凿分洪渠道,何处需征调民夫、石料、木桩,何处需设置粥棚、安置流民,何处需严防疫病……条分缕析,清晰明了。
“这是我在天工院翻阅历年卷宗,结合沿途勘察,拟定的《江南水患应急疏浚及赈济方略》。”
陈九将文稿递给阿素,
“明日一早,我便亲自送去盐运使司衙门,我要让高文渊明白,他的脑袋能不能保住,就看他能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这些事情办成、办好!他手下那些熟悉河工的吏员,那些能征调民夫的爪牙,现在都得给我变成治水的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