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非战非和 第三条路(第2页)


 然而,反对的声音如同冰冷的潮水,迅速涌来,


 户部尚书苏文忠,苏家在朝堂的代表站了出来,他脸色凝重,声音沉稳中带着忧虑:“陛下!柳大人忠肝义胆,拳拳之心,臣等感佩!然,发兵荡清神仙地,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不可意气用事!”


 他深吸一口气,条分缕析:“其一,瘦死骆驼比马大!临江之变,虽显圣仙神被拘走,然其山门道场犹在,数百年积累的底蕴、阵法、秘宝、乃至尚未显圣的潜修老怪,岂是凡俗军伍可轻易撼动?强行攻伐,必是两败俱伤之局!我大景经临江浩劫,元气大伤,国库空虚,民心惶惶,岂堪再受大战蹂躏?”


 “其二,神仙地虽恶,然其存在,亦是一种微妙的平衡!骤然打破,若引得其他未被波及的仙门震怒,或招来域外未知存在觊觎,后果不堪设想!彼时,我大景恐成众矢之的!”


 “其三,攘外必先安内!临江虽亡,顾家虽失其魁首,然江南门阀盘根错节,余孽未清!更有百万灾民嗷嗷待哺,瘟疫恐将蔓延!当务之急,是派遣得力重臣,火速前往江南,赈济灾民,抚慰地方,重建秩序,收拢民心!稳固我大景根基!而非贸然开启一场胜负难料、代价惨重的灭仙之战,徒耗国力,自毁长城!”


 苏文忠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务实派和门阀残余势力的心声。恐惧于神仙地的余威,担忧战争的消耗,更害怕在混乱中被清流借机彻底清算。


 “苏尚书所言极是!”


 另一位老成持重的大臣附和,


 “神仙地传承久远,岂是易于?贸然兴兵,胜则惨胜,败则万劫不复!不如趁其受创,遣使安抚,或可借其力稳定江南,徐徐图之。”


 “陛下!当以社稷为重,黎民为先!江南亟待安抚,不可再生战端啊!” 又有数位大臣出言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