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拨云见日 此地文墟(第2页)
“哟,娃娃,活着出来啦?啧啧,看你这样子,三关的滋味不好受吧?”
老乞丐看到陈九踉跄走近,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发黄的门牙,声音带着几分戏谑,却又仿佛松了口气。
陈九走到平台边缘,他深深看了一眼老乞丐,又环顾四周这书声琅琅、生机勃勃却又环境恶劣的奇异景象,嘶哑着开口:“前辈……此地便是云梦泽深处?这些读书声……”
“嘿嘿,”老乞丐灌了一口葫芦里浑浊的液体,满足地咂咂嘴,
“不错,正是云梦泽真正的腹地,文墟!至于这声音?”
他抬手指了指那些或简陋或奇特的树屋竹棚,
“喏,都是些不甘心让祖宗学问断了根、让圣贤道理喂了鱼虾的傻子们,还有他们的娃娃们。*求\书~帮· ,嶵?歆·章-结.庚¢鑫¨筷·”
他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泥,走到陈九身边,浑浊的目光扫过他肩头渗血的绷带和苍白却眼神清明的脸,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骨头够硬,心也没歪,难怪能过了那三块老顽固的关,跟我来,边走边聊。”
老乞丐引着陈九,走上一条连接着更大树岛的栈桥。
栈桥湿滑,下方墨绿的水深不见底,偶尔有巨大的气泡无声破裂。
“此地唤作文墟,”
老乞丐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朗朗书声,
“说是墟,其实是前朝永兴覆灭时,一群不甘心典籍尽焚、道统断绝的学士大儒,还有他们庇护的一些皇室遗脉、能工巧匠的后裔,拼了老命逃进来的避难所。”
他指了指脚下和周围那些看似粗陋却异常稳固的建筑:“别小看这些树根藤蔓搭的窝棚,里面藏着永兴工部最顶尖的营造秘术,能借水木之气,避凶煞,抗风浪。
这云梦泽的雾瘴和凶物,既是屏障,也是保护伞。
仙门那些眼高于顶的家伙,嫌此地污秽凶险,灵气驳杂,等闲不愿深入,倒给了我们这些遗’一丝喘息之机。”
栈桥尽头,是一个稍大的树岛,中央空地上,数十个年龄不一的孩子,正盘膝坐在蒲草垫上,跟着一位须发皆白、身着洗得发白儒袍的老者诵读《千字文》。
孩子们的小脸有些苍白,衣着简陋,但眼神却异常专注明亮。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清脆的童音汇聚在一起,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力量。
“喏,看到了?”老乞丐努努嘴,
“学问就是命根子,没了书,没了道理,人跟泽里的鱼虾有什么区别?再苦再难,这书声不能断,竹简没了,刻在树皮上;墨不够,用泽底沉泥混着草药汁;先生没了,老的教小的,识字的教不识字的……一代代,就这么传下来了。”
他们穿过一片用巨大龟甲和藤蔓搭成的“工坊”,里面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低沉的讨论声。
几个皮肤黝黑、手脚粗壮的汉子,正围着一件奇特的、半成品的木甲构件争论不休,旁边摊开的不是图纸,而是用炭笔在坚韧水草叶上绘制的繁复纹路,旁边还堆着几卷用兽皮包裹的残破竹简,依稀可见《考工记》、《墨经》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