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修仙记一行小杨柳

第314章 关于收徒

关于收徒这件事,杨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暂时不招收正式弟子。他认为,在决定是否收徒之前,需要对记名弟子的品性和心性进行严格的考核。毕竟,一个人的品格和毅力对于修行来说至关重要。

当然,除了心性和品格之外,修炼天赋也不能太差。杨晨希望能够找到那些具有大毅力的弟子,他们在修行道路上能够坚持不懈,克服重重困难。

因此,杨晨在挑选弟子时,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出身平凡、没有太多根基和背景的人。这样的弟子通常比较单纯,没有过多的杂念,更容易被培养成优秀的修行者。

然而,杨晨目前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全心全意地培养弟子。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收集信仰之力,为突破大罗境界做准备。只有达到大罗金仙境界,他才有希望冲击更高层次的仙尊境界。

自从与上一任穿越者接触之后,杨晨心中便暗自下定决心,要带雨文和青青一同回到地球,去看看他的故乡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了解一下地球的科技文明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有了目标的他修行更有动力,除了日常教导记名弟子外,其他则是继续展开他的讲座,魔族现在很急,他们知道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对他们很不利。

于是便在仙界喊话,“杨晨去哪个宗门讲座,哪个宗门敢留下他,那我们魔族倾尽全力也要攻打这个宗门。”

大部分宗门蠢蠢欲动的心也哑然起鼓了,他们知道树大招风,杨晨这是深深惹到魔族了,他已经从悬赏榜第十位,一下跃至第三。

要知道,前三位之前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大罗金仙,魔族这一举动,彷佛更加证实了杨晨的厉害!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于是他也干脆不出宗门,专心教导弟子总可以吧,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用前世王阳明的心学来传播自己的弟子,再让自己的弟子出去帮他传播!

阳明心学有三大核心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学的本质: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心生万物。

心学:心即是理(无中生有)

理学:格物致知(有中生无)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三维只是四维的投影,四维是心的投影源,三维是心的投影。

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

王阳明在陆九渊的思想上,提出了“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理念。

所谓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也,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