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柔弱美人爹

第96章柔弱美人爹

 

*

 

——天子顽劣, 召荀氏仲豫进京侍讲。

 

划重点:天子顽劣。

 

这四个字竟然能出现在诏书上,可见天子“顽劣”到了何种地步。

 

荀悦进京之事是早就商量好的,荀爽已经和杨彪通过气, 等京城的危机解除便由杨太傅提议落实。

 

万万没想到杨太傅会落实的这么快,遣词造句还这么不客气。

 

等弄明白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后,齐聚荀爽府上的荀氏众人齐齐沉默。

 

诏书用词已经不值得关注, 他们现在只纠结一个问题:这个京城真的有去的必要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臣者权势再大也还是臣, 天子再怎么年幼失势也还是天子, 位极人臣依旧在天子之下。

 

现在年幼的天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朝廷靠不住要和他们家明光离开, 虽然说的是事实, 但是听在朝中官员的耳朵里肯定不会太舒服。

 

京城到底哪儿不好,天子凭什么这么戳他们心窝子?

 

朝臣不敢直接对天子发火,他们家明光就得变成活靶子被群臣攻讦。

 

杨太傅不一样,他老人家不用拐弯抹角的骂别人, 他能直接把天子当孙子训。

 

荀谌思忖片刻,轻咳一声, “天子、额、天子童言无忌直言快语, 明光已经被推上风口浪尖,兄长此时入京只怕会乱上加乱。”

 

好吧,那小子一直在风口浪尖上,只是现在被天子这么一说更出风头而已。

 

所谓英雄出少年,他们家明光小小年纪便平步青云不知道招了多少人的眼, 被人嫉恨很正常。

 

都觉得那小子是背靠荀氏才敢这么胆大妄为, 只有他们自家人才知道要是不顾忌家族名声那小子能更加肆无忌惮。

 

不是所有荀氏子弟都好脾气, 他们家明光幼年异于常人,长大后第一次出远门接触的就是张辽吕布等并州武人, 所思所想跟常见的少年郎完全不一样。

 

连他们家兄长这个当父亲的有时候都摸不清那小子到底在想什么,以为他和寻常这个年纪的少年郎一样好拿捏只有吃亏的份儿。

 

之前让兄长进京是为了及时掌握京城的动向,他们家兄长满腹经纶学贯古今,教导天子绰绰有余,京城的活儿还能比并州轻松些。

 

现在诏书写的那么不客气,他怀疑杨太傅那么利索的召兄长进京已经不是为了教导天子,而是为了留个人质。

 

主要目的是将人扣在身边,有兄长在天子身边明光行事就不敢太放肆,教导天子只是顺便。

 

荀悦收好诏书,“可若是不进京,明光的处境会更艰难。”

 

王司徒以麹将军进京没有诏书为由发难,傻小子毫不客气的和他当堂对峙。他们没有亲眼目睹朝会上的场面,但是想也知道气氛能僵成什么样。

 

前脚朝会上刚强调朝廷诏书为重,后脚他收到诏书就不闻不问,以王司徒的小心眼肯定要找茬。

 

傻小子吵架的时候得理不饶人直接把王司徒比作董卓,董卓当年也是不奉诏,没有意外的话下一个被骂成董卓的就会变成他。

 

荀谌叹了口气,“实在难办。”

 

“明光和文若都在颍川,即便京城有变也来得及救援,放宽心便是。”荀悦倒不觉得哪里难办,甚至还挺期待接下来的京师之行,“为兄虚活四十余载,还从未体验过被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