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群雄逐鹿局(第2页)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怎么着都是苦,这日子真是没法过。

 

荀小将军在路上感慨万分,京城众臣对他也是期待万分。

 

小将军上一次进京还是上一次,不知道这次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天子很期待,王司徒很不期待。君臣二人心情迥异,上朝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来。

 

群臣亲眼看着他们陛下笑的眼睛只剩下一条缝,也亲眼目睹王司徒从淡然自若瞬间变成黑脸。毫不夸张的讲,那一瞬间整个朝堂都精神了。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等着小将军进宫,等啊等啊等,等的望眼欲穿却只等到小将军被北海国喊去当援军的消息。

 

青州的黄巾贼太过嚣张,不光能大张旗鼓进犯兖州,甚至还有余力围攻北海国,也不知道青州的地方官到底是怎么干的,治下匪患能严重成这样也是离谱。

 

如果青州的官员知道朝廷的官这么想,估计二话不说就会骂回去。

 

朝廷的官员倒是干的好,干的多好啊,一个月内七州二十八郡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黄巾贼势如破竹烧杀抢掠,当时那场面不比青州震撼的多?

 

五十步笑百步,啊不,这是百步笑五十。

 

不管怎么样,总之就是荀小将军进京的时间往后推迟了一个多月,经过这样和那样的动乱,人终于还是被京城的小皇帝盼回来了。

 

小将军不愧是小将军,听说这次还带回来了好几个乖乖投降的黄巾贼,他还没见过活的黄巾贼呢。

 

“太傅,小将军带过来的贼首要怎么处理?给他们升官?是不是不太妥当?”


杨太傅扯出礼貌的微笑,“陛下想如何处置?推出去斩首以儆效尤?”

 

“朕倒是想,但是这样好像有点下小将军的面子。”天子煞有其事的分析道,“黄巾贼已经投降,朝廷为了稳定局势就得不计前嫌放过他们,不然随他们一起投降的贼众就会再生事端。”

 

虽然招安贼众显得朝廷很没本事,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算,招安都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百姓走投无路才会落草为寇,有了活路自然会重新变成耕种劳作的百姓,只要既往不咎忘掉他们当贼时干的事情就行。

 

招安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让招安的贼众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如果不能让贼众变回百姓就会前功尽弃,比最开始就强行镇压更麻烦。

 

再说了,能招安贼匪那是他们小将军有本事,其他官想招安那些贼匪还不干呢。

 

算了算了,封官就封官,反正封出来的官也不归朝廷管。

 

小皇帝嘟囔了几句,接着发愁下一件事,“太傅,小将军这次平定贼患立下大功,您看朕要怎么赏他合适?”

 

小将军已是县侯,食邑也远超寻常县侯,早先那些平定黄巾的将领没法参考。

 

人家平乱之后因功封侯,他们小将军已经是侯,想封也没法封。

 

正好兖州牧的位置空了出来,冀州牧的位置也空了出来,青州更是好几年都没有主官,让小将军去哪儿当州牧合适呢?

 

三州合在一起?

 

他倒是愿意,但是别人不一定愿意。

 

如果真的把三个州合在一起,再加上荀氏已有的并州和豫州,这就相当于把一小半大汉让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