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牛牛不好惹(第2页)

 

“羊皮用的多,羊毛……好像可以用来纺织,不过我们那儿不怎么用。”李二陛下固定在屏风上不再到处转悠,他本人酷爱羊肉,还曾下令给官员的俸禄中加上羊肉,羊的问题问他算是问对人了,“唐时纺织主要用蚕丝和葛、麻,西北倒是有用骆驼毛和兔毛的,价格都不低。”

 

“可惜汉朝不像唐宋时吃羊那么多,不然每年攒下来的羊毛估计能给天底下所有百姓都配件羊毛衫。”荀晔遗憾的坐回去,人在豫州心已经开始操心草原。

 

就算没有饥荒战乱,汉朝百姓的一日两餐也是以素食为主。

 

大概礼崩乐坏但是又没彻底崩坏,这年头吃饭还相当讲究。皇帝吃牛肉,高官权贵吃羊肉,再往下吃猪肉,而百姓最容易吃到的则是狗肉和鱼肉。

 

肉类没那么丰富,主食也和后世不一样,米饭和白面都属于奢侈品,现在主要吃麦粟黍,也就是小麦小米和黄米。

 

水稻产量低,又主要在交州一带种植,以这年头的交通大老远从越南运米到中原想不奢侈都难。

 

南方各州也种水稻,不过产量好像比不过交州,具体什么情况他也不清楚,什么时候打过去了再做详细了解也不迟,现在要愁的是北方。

 

以他能带去青州的班底要镇压世家豪族清剿境内贼寇让百姓恢复生产休养生息不成问题,摆在面前的最大问题不是如何在青州立足,而是即将到来的寒冬。

 

系统爹都特意发任务提醒了,不提前准备那是傻子。

 

天灾不是闹着玩的,虽然不知道今年冬天即将迎来什么灾,但是多准备粮食御寒衣物和药材肯定不会有错。

 

粮食药材主要都得靠屯田,以目前各地屯田的成果来看,整个北方统一调度起来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如果真的能顺利调度的话。

 

不过之后的事情就不归他管了,他已经写信给并州的叔祖,回颍川之前也和他爹透露过消息,接下来要如何准备就看长辈们的发挥了。

 

他本来就以“神仙托梦”当理由糊弄过很多次,借口好用就用就能重复使用,只要他不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

 

天灾的消息来自天上的神仙多正常,他只是个得到神仙偏爱的幸运儿正罢了,有意见可以向上天反馈,他这里不接收投诉。

 

至于他爹要怎么把消息透露给天子……那不重要。

 

先不说朝廷有没有能力像地方一样提前准备,就算有这个能力,天子能说服主政的王司徒吗?不能。

 

都不用让阿飘爹亲自去京城看他都能猜出来王司徒听到他从神仙那儿得知今冬北方会有天灾时会是什么反应,估计白眼都能翻上天。

 

主要这年头朝廷民间都信天人感应,认为上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天底下那么多人,也不能人人都能影响上天,只有皇帝和三公这样的大人物才能让上天有反应。

 

遇到祥瑞,好,天子治理有方。

 

遇到天灾,好,三公引咎辞职。

 

就算都知道是运气不好不得不背锅,也不能让高贵的天子亲自背这个锅。

 

如果给朝堂上最害怕出现天灾的官出个排名,三公绝对位列榜首。

 

三公有三个位置又能怎样?倒霉的时候各种天灾轮流出现,一年时间内三公就能换好几轮,就算有三个位置也不安稳。

 

要是有人跑去王司徒面前说今冬有天灾要提早防范,王司徒只会觉得那人想把他拉下马,就算说这话的是天子也一样。

 

算了算了,朝廷靠不住,真到遭灾的时候还是得靠他们自己。

 

虽然小皇帝那里没什么大用,但是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

 

这年头搞玄学很有前途,君权神授的分量有多重不用他说,相信他是个能未卜先知的天命之子的人越多,将来当反贼的时候阻力就越小。

 

反正早晚都要走到那一步,未雨绸缪总比事到跟前才慌里慌张强。

 

荀晔拿出炭笔在小本本上写写画画,一边写一边嘟囔,“粮食没法从天而降,御寒的衣物可以试试羊毛,中原没有羊毛草原有,如果并州幽州冀州有雪灾,北方草原的灾情肯定更加严重,到时肯定有更多胡人南下谋生。”

 

说好听点是南下谋生,说难听点就是南下寇边,所以今年冬天北方的边防压力会比以往更大。

 

“你想用粮食来换草原的牲畜?”李二陛下挑了挑眉,“胡人记吃不记打,这生意可不好做。”

 

“不是做生意,跟胡人做生意太吃亏,我又不是刘虞,没那么多闲钱来填胡人的肚子。”荀晔举起小本本,“爹,羊毛纺织,您给想办法在短时间内搞个能造的出来效率还高的纺织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