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此彧非彼虞(第2页)

 

可以是战场,也可以是小日常,总之不能是会客厅。

 

这地方太正经了,不适合发挥。

 

……

 

临淄有着世上最古老的官办高等学府,当年稷下学宫全盛时诸子百家皆聚于此,汇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

 

田氏欲代姜氏有齐国,非一世也。而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国之主虽有庄子“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辛辣评论却没有被钉死在耻辱柱上,很难说和汇聚了天下贤才的稷下学宫没有关系。

 

如今临淄的书院不如昔年稷下学宫规模宏大,却也“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不管是大儒还是学生都能在此感受到尊重。

 

这里是求学之地,书院之中可不任职而论国事,无官守无言责,最大程度上保证学子的言论自由。

 

再现当年百家争鸣的盛况显然不可能,但却可以让书院成为一个标志,一个发扬孔老夫子“有教无类”理念的绝佳试点。

 

州牧、太守上任后招揽民心的首选之法都是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不管在什么地方重视教育都没有坏处。

 

现在看来他们这儿的效果很不错,冀州那边已经被逼的要推行科举,等过两年临淄书院的名声再大些能招揽来全大汉的士人,不想被他压着打就得跟着卷起来。

 

荀小将军换上常服就是鲜衣怒马少年郎,和旁边两位不穿铠甲也杀气腾腾的大将相比跟刚出生的小牛犊跑进了野牛群一样怎么看怎么无害。

 

可惜无害只是表象,但凡见过他在官署或者战场上的模样都说不出“无害”两个字来。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初年,是齐威王变法的产物,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里的那个齐王。”

 

荀晔试图让同行的两位武将对书院多点代入感,然后在后世但凡接受过义务教育就都耳熟能详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没能让两个人有任何反应。

 

哦,不对,俩人的反应都挺莫名其妙,好像是那种“虽然不知道在说什么”“但是可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掏耳朵.jpg”。

 

荀小先生:……

 

问题不大,他可以硬讲。

 

“二位听过‘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吗?”

 

吕布捏捏拳头,“听过,说的就是本将军这种初时被人打压然后大放异彩的情况。”

 

张燕没有接话,但是也在心里觉得所谓“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说的就是他这种不搞事时平平无奇搞起事来天下皆惊的人。

 

吕奉先?啧,要不是出了个董卓谁知道他是谁。

 

不如他黑山张飞燕。

 

荀晔捏捏眉心,放弃和两个没文化的家伙探讨高深的学术问题。

 

他想说的是齐威王当年“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让齐国再次辉煌,不是现在的群雄并起啊喂。

 

知不知道什么叫借古讽今?他们都在临淄了,刚才也提了稷下学宫,往正确的方向想一想很难吗?

 

要说现在的话,他自己也很符合不出门则已一出门绝后空前的标准,他也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算了,略过这个话题。

 

荀小先生心累不已,开始思考要不要在青州也给军中将领开个成人扫盲班。

 

之前在并州也有,只是所有人都很忙,劳累一天下来也没几个人能有精力再去学认字,往往先生还没讲一会儿底下就呼噜声一大片,催眠效果绝佳。

 

但是!关二爷打着仗都还能夜读《春秋》,吕大将军肯定也能啃着《左传》入睡。

 

等着,他搞定张燕就去劝学,争取所有人都文武双全。

 

“前面就是书院,这个点儿正在上课,好在今天郑先生闲着,待会儿带你们去拜访拜访。”

 

先前考试的试卷是郑先生带领书院的老先生们编出来的,出题思路让老人家亲自讲解,张将军能复述几成都没关系,反正他还会再和冀州那边书信联络。

 

主场交给老爷子,他可以见缝插针刷好感。

 

……

 

“齐威王初即位时声色犬马放浪形骸,常常通宵达旦的玩乐而不理朝政,不过耽于声色都是表象,如果齐威王真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臣子再怎么劝谏也不会让他在短时间内变成有雄心壮志的君主。”

 

凉亭之中,郑老爷子正在和儿子郑益对弈。

 

“商鞅变法两代便使秦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但变法太过激烈弊端也很明显,主持变法的商鞅最后落得个车裂的下场。与之相比,齐威王的手段就温和许多。”

 

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谨修法律,广开言路,选贤任能,赏罚分明。

 

不以珠玉为宝,而以人才为宝,用人不为出身所限,有才能者即可破格提拔。

 

看他提拔的重臣,邹忌为布衣白身,孙膑是从魏国逃来的“刑余之人”,淳于髡本是髡钳家奴,只要有真本事不管什么身份都被委以重任,如此才称得上是“选贤任能”。

 

郑益擡眼,“这岂不是和青州现在无甚两样?”

 

老爷子卷起纸筒敲敲傻儿子的脑袋瓜,“倒反天罡。”

 

是青州现在和齐威王时的齐国无甚两样,不是齐威王时的齐国和现在的青州无甚两样。

 

郑益小声嘟囔,“又没有区别。”

 

郑老爷子摇摇头,懒得再和傻儿子说太多,“州牧大人马上就到,你去书院门口迎一迎。”

 

齐威王变法的目的是成为天下霸主,如今的天下和尚未大一统时的天下无甚区别,他们荀青州的目的会不会也是成为天下霸主?

 

没到那个时候谁都说不准,不过如果小荀州牧能一直保持现在的爱民之心,他成为天下之主对天下百姓而言未必是坏事。

 

唉,现在才哪儿到哪儿,操心早了。

 

郑益知道他爹的言下之意,但是他不想听。

 

大汉气数已尽天下大乱 已至,州牧大人天纵奇才,与其匡扶汉室还不如学高祖皇帝“大风起兮云飞扬”。

 

人活一世当建千秋之功立万世之业,啊,虽然建功立业的不是他,但是跟着想想也是热血沸腾。

 

乱世中有个好主公很重要,看看现在的青州,再看看前两年的青州,要不是荀青州他们怕是早死干净了。

 

祸兮福之所倚,如果不是孔融在北海国胡来,他们也等不来荀小将军这么好的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