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选秀结束!(第3页)

 

这次面见不需要行跪拜之礼。还是由满军旗开始。也是巧了,锦语、富察·颜丹、阿礼哈·秀珠以及完颜·海灵珠,兆佳·敏慧排到了一起,一块儿面见皇帝以及嫔妃们。

 

德妃娘娘已经事先和康熙通过气,表示这回选秀,会给胤禛挑选一位出生满洲著姓大族,看着又好生养的侧福晋。

 

至于格格侍妾之流,德妃则打算包衣籍秀女中挑选一位,汉军旗秀女 挑选一位。

 

康熙觉得德妃娘娘的安排很合理,打算好好观察德妃娘娘为胤禛挑选好的侧福晋。

 

这一瞧之下,更加确定德妃娘娘慈母心肠,又会做事。为胤禛挑选的这位侧福晋,的的确确看着就好生养。

 

虽说长得珠圆玉润,但并不是痴肥的那种肥胖,而是圆润,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赐花,留牌子。”

 

康熙出言,锦语等五人都被赐花留牌子,等选秀结束归家,就有赐婚圣旨到来。

 

很快,379名秀女,每组5人最后4人,都被召见完毕。赐花留牌子者,占少数,多数秀女都被撂牌子,归家自行婚配。

 

锦语回到家,一家子早就焦急的等候着。

 

“鱼鱼,被撂了牌子,还是被留了牌子?”彭氏问道。

 

锦语:“被留了牌子。”

 

老当益壮的乔氏和彭氏对视一眼。

 

“被留了牌子?”彭氏又道:“鱼鱼可有猜测,万岁爷会将鱼鱼指给......”

 

话音刚落,恰好赐婚圣旨就来了。

 

意料之中,锦语被指给了胤禛,侧福晋的份位。

 

另外包衣秀女耿氏,秀女武氏,则以格格的身份,在选秀结束后,一顶青衣小轿擡进了雍贝勒府。

 

按照原本的命运轨迹,本应该是锦语和耿氏一前一后,以侍妾格格的身份被擡进胤禛后院,两人年岁相当又住在一会儿,导致一前一后怀孕生子后就互相交换养孩子。

 

而在这儿,乌兰珠在林黛玉的‘要求’下,热心肠的找了钮钴禄贵妃,钮钴禄贵妃再亲自找了德妃娘娘。

 

德妃娘娘乐得做顺水推舟的人情,给了锦语侧福晋的份位。如此一来,身为贝勒的胤禛已经有了两位侧福晋。

 

按照规矩,如果想要有第三位侧福晋的话,得升郡王才可以。

 

不过话说回来,小年糕是在康熙四十六年,被康熙亲自指给胤禛为侧福晋的。

 

如今年龄上,小年糕还不到选秀的年龄,再者......

 

如果康熙要给胤禛增加政治资本,小年糕大概...嗯,在康熙没有给胤禛郡王位的情况下,说不得会以格格的份位进胤禛的后院。

 

锦语成了胤禛的侧福晋,凌柱一家子不说喜笑颜开,却也高兴得合不拢嘴。

 

就连乔氏都去祠堂给祖宗们上了好多香,求祖宗们保佑锦语入胤禛后院后,能一举怀孕,并成功生下哥儿。

 

锦语:“......”

 

“万一第一胎生的是姐儿呢。”锦语冷不丁的冒了这么一句,立马遭到了乔氏和彭氏的怒视。

 

“第一胎最好儿女双全。”彭氏认真说。

 

锦语:“额娘,你真会想,女儿都不敢这么想。”

 

彭氏叹气,幽幽的说:“想象嘛,自然怎么好怎么想。要是鱼鱼真的生下龙凤胎,定然位置稳了。”

 

“我是侧福晋啊,生不生位置都是稳的。”锦语吐槽:“就像嫡福晋,不管有没有生育,只要管理好后院,位置都稳稳当当的。”

 

“的确如此。可那是嫡福晋...侧福晋...”顿了顿,彭氏点明道:“鱼鱼要记着,为何你会被指给雍贝勒。”

 

“因为我长得有福气哦。”锦语嘀咕,几乎不假思索的说:“还因为我姓钮钴禄。毕竟雍贝勒的后院,除了四福晋出生满洲著姓大族外,哪怕那李侧福晋,也是因为生育有功,被擡成侧福晋的。”

 

“鱼鱼在宫里选秀的时候,雍贝勒府传出消息,说李侧福晋生的弘昀阿哥,不好了。”乔氏突然道,意在点醒锦语注意后院的争斗。

 

锦语听了,却若有所思。

 

“弘昀阿哥没有事?”锦语询问,还道。“如果是四福晋下手的话,那么弘昀阿哥,应该已经去了。”

 

彭氏:“活得好好的,就是身子骨变差了。”

 

“太医说,大概活不过10岁。”乔氏感叹:“太医还断言四福晋生的弘晖阿哥活不过八岁,结果乌鸦嘴,说准了。”

 

锦语若有所思:“......怪不得德妃娘娘给雍贝勒挑选女人,首要标准是看着好生养呢。不止我,那耿氏也是按照‘屁股大好生养’的模子挑选的。”

 

彭氏:“......鱼鱼还知晓‘屁股大好生养’的俗话呢!”

 

“我长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会不知晓。”锦语微微擡首,嘚瑟的说:“还有那位武氏,也是这样的原因被选中的。”

 

胤禛后院进三人,满人,汉人以及包衣,除了没有选蒙古秀女外,算是顾及到了方方面。

 

不过话说回来,德妃娘娘还是更偏爱小儿子。胤祯才刚刚满十六岁。这回挑选儿媳妇,德妃娘娘就把一位嫡福晋,一侧福晋的人选确定了。并且还附带了两个妾。

 

“武氏、耿氏?”彭氏迟疑,转而看向乔氏,却没有再说有关他们俩的话题,而是询问乔氏,给锦语如何准备嫁妆。

 

侧福晋也是有嫁妆的。

 

其中嫡福晋的嫁妆,通常为136擡至180擡,其中最高规格(如太子妃)可达180擡。至于继福晋的嫁妆,则需要参照前任嫡福晋规格减少几擡,但最低仍为136擡。

 

侧福晋呢,侧福晋嫁妆要比嫡福晋少8擡,最低为128擡,最高为172擡。

 

而侍妾格格,是没有嫁妆的。基本都会揣着娘家塞的嫁妆银子,一顶青衣小轿从角门被擡入府。

 

一开始乔氏和彭氏为锦语准备的嫁妆,是78台。属于中规中矩,嫁给宗室也算可以的嫁妆。但如今锦语成了侧福晋,三月后就会嫁给胤禛,那么确定嫁妆数,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福晋的嫁妆,好像是172台。”彭氏迟疑的说:“那我们给鱼鱼准备164台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