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德妃骂子!(第3页)
锦语突然想起什么,赶紧说话道:“你好像说宫里的消息,贾贵人不好了?”
“据说是病了。”林黛玉回答说:“是继额娘告诉我的,她前儿入宫给贵妃娘娘请安,贵妃娘娘告诉继额娘的。”
锦语点头,既然是钮钴禄贵妃说的,那必然是真的。至于钮钴禄贵妃为什么透露这样的消息,想来是为了她的侄女。
毕竟她的侄女乌兰珠是林黛玉的继母,林黛玉外祖那儿属于拖后腿的存在。
要是林黛玉真被荣国府拖后腿儿,等同乌兰珠有了麻烦。
钮钴禄贵妃如今就只剩下法喀这么一位同母的哥哥,自然方方面面都愿意为乌兰珠这位侄女儿考虑。
说真的,要不是年龄不适合,那么就会是胤娶佛尔果春,而不是胤祐。
“既然如此,想来贾迎春顺利通过小选的话,会被调到贾贵人身边伺候。”
宫里有心的人太多,估计会‘成全’贾贵人和贾迎春的‘姐妹’情。
事实也如锦语猜测的那样,小选结束后,贾迎春顺利通过小选后,就被‘善良’的管事嬷嬷分配到了景阳宫,让她专心伺候生了重病的贾贵人。
这是后事儿,暂且不表,小选是开春的事儿,今年小选早就过了,贾迎春要想参加小选,只能明年。
话说回来,依着荣国府的门第,还是有资格报免选的,没有将贾迎春的名字上报免选,那就证明荣国府有心通过家中女儿重回巅峰时刻。
这样的主意,其实不光荣国府的打,还有其他包衣世家。
但其他的包衣世家,都会对家中的姐儿们认真培养,而不是像荣国府,只是将姐儿当成小猫小狗养着,高兴的时候逗弄一下就成。
大多包衣世家有心想要搏一搏的女子,都识字。并且还有特殊的才艺,是真的当做贵女培养,而不是伺候人的宫女。
德妃娘娘也是识字的,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喜欢上了手抄的佛经。但基本不是她手抄,而是乌拉那拉氏亲自抄写的。
今年弘晖阿哥去了,乌那拉氏显然是没有心情抄写佛经讨好德妃娘娘,即使抄写佛经,乌那拉氏也是为了弘晖阿哥抄写的。
本来德妃娘娘念着乌那拉氏丧子,并没有要求乌拉那拉氏抄写佛经,结果不知怎么回事,这段时间‘帮忙’处理府上事物的李侧福晋,居然拿着奴婢抄写的佛经,谎称是她亲自抄写的。
还说自己主动请缨,怕乌拉那拉氏没抄写佛经误了德妃娘娘佛前供奉佛经的时候。
粗浅的挑拨离间,很好的勾起了德妃娘娘的怒火。
但德妃娘娘并没有发泄在乌拉那拉氏的身上,而是叫来胤禛,劈头盖脸的骂了一番。
“老四,你到底怎么回事?”德妃不悦的说:“本宫怜惜她丧子,就让她暂时不管家。结果呢,她倒是不管家了,却把管家权给了那么个玩意儿。”
德妃头疼的揉了揉太阳xue,继续骂道。“真是飘了,连自己几斤几两重都不知晓,还舞到了本宫面前。老四你回去后将管家权收了,实在不行,就让贝勒府的管事嬷嬷管。”
胤禛面色平静,彷佛德妃娘娘骂的人不是他一样。
的确,不算骂他,而是李侧福晋那傻狍子,根本就不值得德妃娘娘亲自开那个口骂。
所以变着花样儿骂儿子也是一样。
就是......
那副死棺材脸,真不知道像谁!
莫名心梗的德妃横了胤禛一眼。
“说话,哑巴了?”德妃娘娘没好气的道。
“儿臣不知说什么,才能让额娘不生气。”胤禛冷淡的开口。“难为额娘还知晓乌拉那拉氏如今无心管家。”
德妃娘娘:“......”
隐隐约约,德妃娘娘只感觉自己额头青筋都蹦跶出来。
“糟心玩意儿。”德妃娘娘揉着太阳xue,感觉自己脑子都被气懵了。
“管家权不准再落到她手上。”
胤禛依然冷淡的道:“知道了。”
德妃娘娘:“...你就只知道说知道了?”
“那依额娘的意思!”胤禛迟疑,还带点茫然的无辜小眼神,成功又将德妃哽的说不出话来。
好一会儿德妃娘娘幽幽的说:“12月份入府的钮钴禄氏,据说是位从小到大都挺福气的人。她额娘也是个会生的,生了三子一女。”
“本宫正是考虑到了这些,才会给你选这么一位侧福晋。”说到这儿,德妃语气陡然一变,变得不是那么好。
“你子嗣艰难,有乌拉那拉氏一半的责任。如果她好好管家,本宫的孙女孙子会接连夭折?”
胤禛张口欲为乌拉那拉氏说话,结果德妃娘娘直接蛮横的打断。
“你给本宫闭嘴。本宫是为了你好,才说这些话。本宫难道就没有经历丧子之痛?本宫的小六,本宫的温宪,先后离开本宫,本宫难道就不难受?”
“可本宫难受归难受,本宫没有忘掉属于本宫的职责。可是本宫那好儿媳......”
什么端庄大气,明明就是小家子气,没格局!
德妃娘娘瞪了胤禛一眼,又继续说道:“她要休息,就好好休息。不要摆出一副‘本宫夺权她难受’的样儿。府里新进人,本来就该她来本宫这儿领人,她倒好,还要本宫将人送到府上。”
“额娘,弘晖去了,不止福晋,儿臣也很难过。”
胤禛试图为乌拉那拉氏说话,然鹅德妃娘娘不听不听,就是不听。在胤禛面前,将自己蛮横婆婆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你难过,你无心办差?”德妃冷笑着问。
胤禛摇头,他只是比以往要沉默很多,康熙交代的差事,他依然战战兢兢的处理,没有因为长子夭折就耽误了。
“瞧瞧瞧瞧,不是本宫说她矫情吧。”德妃娘娘冷哼,继续阴阳怪气。“而是她本来就矫情。等钮钴禄氏进门后,管家权就交到她的手上,由她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