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教育儿子!(第2页)
胤禛虽说长大了才回到德妃娘娘身边,但他是真的孝顺。
很多时候,胤禛明知道德妃娘娘的性格不好,但很多时候,都是站在德妃娘娘这边的,哪怕德妃娘娘因为孝懿皇后的原因,故意为难乌拉那拉氏。
胤禛也会尽可能的平衡,两者不好的关系。
然鹅德妃的固执,有时候真的超乎想象。但有时候又十分的通透,一点都不固执。
就像现在,德妃娘将胤祯训斥得头头是道,连带着胤禛被表扬了一番。
真的,就连胤禛都没有想到,胤祯习惯性犯蠢,会有这样的好处。一时间,心中还带着小小的窃喜。
该!!!
每回做事情都不怎么带脑子,就胤禩不服输的德性,真要放出来还给封个爵位,定然会搞事儿。
到那个时候,要想彻底的收拾,都要颇费一番功夫。所以胤禛的倾向是,胤禩会放,并且给与爵位,但绝非这个时候。
现在胤禛都还在理顺朝纲,处理很多康熙在时,就堆积且难处理的沉疴。
比如康熙初年就开始大规模的朝国库借银子活动,到现在还有大半的朝臣,拖着国库的欠银不还。
而之所以会有王公大臣朝国库借银子的事情发生,是因为康熙初年,‘小冰川时代’的影响还没有退去,收成年年欠收,不止百姓的日子不好过,王公大臣们的日子,也过得不好。
康熙就允生活过得‘清贫’的王公大臣像国库借银子,于是乎,不管日子好不好过的王公大臣,都蜂拥朝国库借银子。
要是‘矜持’着,不朝国库借银子,还会被认为不合群。就这么着,国库借出的银子越来越多,直接就将国库借空。
康熙呢,好面子,根本不愿意开口让王公大臣还国库的欠银。王公大臣见此,自然装聋作哑,假装没有欠国库的银子。
其实康熙后期,胤禛的主要工作,就是追缴国库欠银。但是呢,毕竟那时候胤禛还没有上位,所以手段不是那么强硬。
而如今胤禛已经上位,成为康熙之后的大清皇帝,自然的,有些强硬手段就该使出来,最好前期就使用雷霆手段,将一切问题解决。
有胤禩在,很难说胤禩不会为了使绊子,无视国家利益,使出一些阴损的手段。
所以不管胤祯如何,胤禛都不会同意将被康熙圈禁了十几年的胤禩放出来。
即便要放,也不是现在。
“皇帝,你且去处理政务。”德妃娘娘冲胤禛道。“十四这儿,哀家再跟他好好说道说道。”
胤禛领命,无视胤祯可怜巴巴的眼神,直接离开。而等胤禛一走,胤祯就越发的可怜。
胤祯挺想哭的,但是呢,还算坚强的忍住了不哭。
德妃娘娘看到这样的胤祯,就觉得太阳xue突突的疼。
“十四,你什么时候能懂点事儿?”德妃娘娘突然转化语气,语重心长的说。“皇额娘如今贵为太后,却总感觉如履薄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