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过渡!

第123章过渡!

胤禛其实并不看重年家, 更不看重年羹尧。

历史上看重,那是胤禛没几个可用的人。

可胤礽好好的,属于自动退掉太子之位, 康熙又早早将胤禛确定为继承人,胤禛自然更能顺畅的组建班子。

如此这般,年家乃至年羹尧, 自然不算重要。

再加上胤禛认为年氏矫情得很,没有锦语相处来得舒服, 种种原因交杂在一块儿,导致胤禛对后院的女人,除锦语、乌拉那拉氏以外, 都一视同仁。

自然的, 不会出现什么‘优待’。这样一来,历史上骁勇善战,却骄奢淫逸,妄负圣恩的年羹尧,自然也没有出现。

胤祯虽说棒槌,但他属于武力值比较高的那种, 可以从武, 所谓的大将军王同样可以当当。

也就是说,完全可以用胤祯取代年羹尧。

胤祯满意了, 自然不会一天到晚闯祸, 让胤禛时时刻刻都要给胤祯收拾烂摊子。

看现在, 胤禛采用雷霆手段,将国库充盈后, 胤祯就不甘寂寞的闹着要出兵讨伐准格尔。

胤禛觉得时机未到,胤祯居然开始抱着胤禛的大腿嚎, 直嚎得胤禛脑壳疼。没办法,胤禛只能找德妃娘娘来管教胤祯这大龄熊孩子。

德妃娘娘开始以为胤禛没当好哥哥,所以才让胤祯这么丢脸,心情挺不不虞的。

结果当德妃娘娘听到胤祯耍赖的原因,居然是胤祯想作为主将率兵攻打准格尔的时候,德妃娘娘只觉得怒火直冲天灵盖。

“爱新觉罗·胤祯。”德妃娘娘咬牙切齿的说:“你是想气死哀家吧。你以为你是先帝爷?”

“哪怕先帝爷,御驾亲征好几回,也没有将准格尔收拾了。就你,呵,还主将呢,你是打量着哀家想活得久,特意来给哀家松松土的?”

胤祯:“......”

“有皇额娘这样埋汰儿子的?”胤祯到底委屈,忍不住辩解道。“儿子如何,难道皇额娘还不知道?儿子自认儿子的武力不输猛将,为何不如儿子的莽夫,可以当主将当大将军王?儿子就不可以?”

德妃娘娘:“......”

这回轮到德妃娘娘无语了。

好半晌,德妃娘娘幽幽的说:“好好的,怎么就傻了呢!”

“皇额娘......”

胤祯伤心了,真的伤心了,可惜德妃娘娘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让他闭嘴。

德妃娘娘转而对胤禛道:“十四还小,皇帝你作为哥哥,多担待一点儿。”

胤禛:“......”

“皇额娘。”胤禛有些头疼。“朕是怕十四弟出事,才坚决否了十四弟想作为主将攻打准格尔的想法。”

“那为副将呢?”胤禛委委屈屈,不太情愿的改了愿望。

“现在不是攻打准格尔的时机。”

胤禛更加头疼了。如果能打,胤禛肯定不会吝啬让嫡亲弟弟蹭军功的想法。但问题是,现在真的不是攻打准格尔的好时机。

最起码未来两年内,都不会有出兵攻打准格尔的想法。

“山西陕西两地匪患频多,十四弟如果想领兵作战,不妨带兵前往山西陕西两地剿匪。”

“剿匪?”

胤祯声音突然性的拔高,彷佛胤禛在说什么了不得的话。

“既然四哥如此看好弟弟,那弟弟自然答应。 ”胤祯臭屁的说:“剿匪的话,弟弟我要为主。”

这倒是可以答应!

胤禛点头同意,并随即写了任命的圣旨。

德妃娘娘静静看着,倒没有听到胤祯想领兵打准格尔的时候,那般情绪激动。

嗯,剿匪!

相较攻打准格尔,还是剿匪更加安全!

德妃娘娘满意一笑,也不再‘为难’胤禛,只说了一句‘那十四安心办差’就施施然的走了。

得了满意结果的胤祯,拿着圣旨高高兴兴的出宫。等几日后,就带了五千兵马前往山西陕西剿匪。

胤祯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花费数月的功夫,将为祸山西陕西两地的匪寇肃清干净。

之后胤祯嘚瑟的回朝,一直开心了好长时间,哪怕胤禩再三的避而不见,不打算跟他兄弟情深了,胤祯依然高兴。

至于胤禛这儿,雍正元年还比较混乱,不过到了雍正二年,一切都进入正轨。

并且雍正元年轰轰烈烈展开的追缴国库欠银活动,成功让干瘪的国库,充盈起来。

能相信胤禛继位的时候,国库总共存银只有三十万两吗!

胤禛当时得知后,整个人都处于不可置信中。怎么也无法相信,康熙老爷子自豪的‘康熙盛世’到他手上后,虚有其表到这种程度。

按照现有的购买力,20两银子就可以让一家五口,在京城一年时间都可以过得很好。

而几百两银子,甚至可以买一处宅院。

30万两银子,看着多。但要看处于什么环境。如果是个人拥有,30万两超级多,可要是属于国库。

那真的是......穷得招耗子。

只能说胤禛太过有魄力,采取雷霆手段,总算将国库充盈了。

如今雍正二年,气候还好。国库充盈的情况下,胤禛更能做很多事情。比如说鼓励农耕,鼓励多种植高产的海外舶来品。比如红薯、马铃薯以及玉米。

雍正三年,气候依然不错。大面积种植的高产舶来品,迎来了大丰收。随后红薯、马铃薯以及玉米三种高产舶来品农作物,再次大面积推广。

而这次推广,百姓们不再抗拒,官府说种什么就种什么。甚至很多人家都选择开荒,种植更多的高产舶来品农作物。

就这样,到了雍正四年,实现了全国范围的温饱。不再像康熙时期,说是盛世,结果百姓们编了‘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的顺口溜。

对此,胤禛还是挺自豪的。

在胤祯再一次闹着要领兵攻打准格尔的时候,胤禛欣然同意。不过依然没有同意胤祯做主将,而是作为副将,随八旗兵一起攻打准格尔。

这场战役历时三年,最终取得了胜利。直到乾隆年间才得到圆满解决的‘准格尔’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超级高兴的胤禛,大肆封赏有功之臣。这一年,被封爵的将士超级多。锦语的几个弟弟,也属于跟着大军离开,并且立功的将士。

都有封爵。

其中大弟伊通阿被封‘伯’爵,其余弟弟则‘子’爵。

如此这般,锦语在宫中的地位,自然变得更加稳固。

甚至更进一步,从贵妃升位成了皇贵妃。而身体很差,一直以来病病歪歪的乌拉那拉氏在雍正七年的时候离世,益号孝敬宪皇后。

而乌拉那拉氏离世后,胤禛的身体就开始变得不好。也就是在这时候,胤禛开始放权,将大多的政务都交由弘历处理。

弘历呢,虽然没有被册封为皇太子,但算是公认的最佳继位者人选。最主要的是,其实胤禛登基后,就开始给弘历铺路。

弘历不管做什么都顺顺利利的,不需要和兄弟争斗。完全就是想要什么,都会亲自送到他的手中。

对比康熙年间,斗得跟乌鸡眼似的皇子阿哥们,弘历真的不要太幸福。

哦,对了,那位已经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的年氏,早在雍正5年的时候,就溘然离世,她活的岁数,甚至连一直身体不太好的乌拉那拉氏都比不了。

至于锦语,一直以来连病都很少生。像和胤禛一起太湖泛舟,寒风一吹,胤禛事后都病了,而锦语依然活蹦乱跳,甚至还‘特有良心’亲自照顾胤禛。

胤禛呢,比康熙会放权,但是他真的闲不下来。

如果不是闲不下来,也不会想出秋日带着锦语干出太湖泛舟的事情来。

如今病了,不能外出,只能好好窝在圆明园养病,闲不住的胤禛就开始给宠物狗设计衣服。

一周七天,都给宠物狗穿不同的衣服。

锦语就笑,还道胤禛真是有才。

“万岁爷真是闲不住,臣妾都没想到给阿巴设计衣服,倒是万岁爷,真是有心了。”

“你在嘲笑朕。”胤禛‘霸占’了美人榻,挺慵懒的坐着,倒是锦语站着,还笑得特别的灿烂。

“没有的事儿。”锦语坚决否认。“臣妾怎么可能嘲笑万岁爷,崇拜万岁爷都来不及。”

“哄朕呢。”

话虽这么说,但胤禛神情愉悦,显然很受用锦语的甜言蜜语。

只不过锦语没有说几句甜言蜜语,就话锋一转,说起了远嫁塞外的和曦,以及同样远嫁蒙古的和暧。

“不知道和曦、和暧怎么样了!”锦语感叹道。“最好没有见天的打额驸,不然等他们俩回来,臣妾还要安慰被她们姐妹俩欺负的额驸。”

胤禛:“......”

“朕其实是想让和曦、和暧,像怀恪(二格格)那样留嫁京城。”胤禛沉默少许,很无奈的道。“谁知道朕流露出心意后,八旗男儿就频频出现意外,朕怕再坚持,八旗男儿根本找不到腿脚还好的。”

锦语:“啧,臣妾觉得应该是和曦像万岁爷的缘故。”

“别胡说。”胤禛更加无奈了,“和曦像朕,所以八旗男儿不敢娶,那和暧呢,和暧可不像朕...”

“但和暧力大无穷,一言不合就会让看不顺眼的八旗男儿骨折。”说到两个彪悍的女儿,锦语也挺无奈的。

但现在不是嫁出去了嘛!量额驸也不敢退货,所以锦语继续吐槽,“臣妾还是觉得,女儿家凶点,总比温柔可性格好。看看现在,臣妾担心,也只是担心和曦、和暧没注意,不小心将他们俩各自的额驸,给打骨折了。”

胤禛:“......”

“别提骨折。”胤禛生硬的转移话题。“记得今年给弘历、弘昼多挑点伺候的人。”